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江小涓:研究现实产业问题要全面深入立体,不能被带偏

第一财经 2019-11-17 20:03:57 听新闻

作者:邵海鹏    责编:黄宾

江小涓说,如果要做真正的研究,就要从一手材料出发,实事求是,不人云亦云,不预设前提,不要想当然。

江小涓说,研究现实产业问题要全面深入立体,尤为重要的是,不能被非专业观点带偏。

11月17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在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十八届颁奖典礼暨中国经济学发展七十周年高层论坛上给出上述评论。

进入改革开放后,1997年前后,不少国内企业受到外商投资企业的冲击,经营困难。各方面呼声高,直达高层:国内资金已经过剩,外资与国内企业竞争,不应再继续引进外资。

1997年,江小涓受命调研。经过调研她发现,需要理论的阐释,也需要对实际进行分析。比如,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有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不是说国内没有才要引进,即便是当时国内有,但要素能力不行,仍然需要引进,这背后资金也是一个要素。外资是多种要素流动的载体,比如技术、人力资本、国际市场渠道,管理经验等。作为集合多种生产要素的载体,内资和外资两者并不同质。而且,强化竞争才能推动国内企业改革创新。

这些观点的阐述,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影响了决策与舆情。

经由此次经历,她也认识到三个重要方面:一是理论背景很重要,全球化不仅为了互通有无,而且为了更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二是实际调研很重要,以大量事实说明当时的外资与内资有多方面的不同功能;三是国际比较很重要,美国英国都是资金充祫的国家,也是吸引外资的大国。

到了2000年前后,企业参与全球分工体系的收益应该如何计算?有关这方面的质疑很多。江小涓称,事实上,生产过程是由多国共同完成,中国最后加工装配环节为主,如果组装等环节占全球价值链的五分之一,这个环节的利润就应该是总利润的五分之一。不能拿出口总额和利润去比,出口总额当中是多国共同的价值产业链,某一国做的部分在总产业链的环节,拿那个环节的利润来比较才是合适的。

她说,由此可以看出,理论学扎实是很重要的,研究现实产业问题要全面深入立体,尤为重要的是,不能被非专业观点带偏,无论声音有多大,专业精神是立身之本。

2000年以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开始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当时,又有声音称外资企业实力强,国内企业无法与之竞争。大量跨国公司进入后,中国企业包括排头兵企业将会全军覆没,要求各行业排头兵企业不能合资。

然而,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竞争中,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吗?江小涓援引一个“全军覆没”的案例,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全球洗涤用品跨国巨头大规模进入我国,包括宝洁(P&G)、联合利华、汉高、日本花王等跨国公司。数年后,国内排头兵的前15名全部进行了合资,并全由外方控股。然而中方品牌“全军覆灭”后,跨国巨头对其产品定高价。这恰恰就给了内资企业巨大的机会,对日化产品,消费者不一定能够承担得起高价格。很快,国内企业就全新崛起。

她说,在一个低门槛的行业,高价必然会引起相互竞争。“我看着国内企业,把家电行业一个个的外国品牌打掉。因此,要相信外国品牌不会在中国一统天下,要对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有合理预期。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一定要下功夫调研,探究问题的各个方面,有持续的耐心。”

她还举了另一个事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一直被人贴上闭关锁国的标签,然而,这个标签是不恰当的。根据她的研究发现,前30年当中中国一点都没有闭关锁国,整个工业化都是在大规模引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比如,上世纪50年代的“156项工程”。“156项工程”遍布工业部门特别是重工业部门,在50年代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整个经济发展规划的核心部分。到了60年代,从日本英国等国家引进少数先进成套设备较多的中小型项目。70年代初期,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席位,中美关系改善,立刻就制定了43亿美元的计划,非常迫切地希望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

因此闭关锁国不是当时的主流指导思想。尽管受国际环境的制约,中国采取了有“偏向”的开放政策,但这是当时的国际大环境决定的。“如果要做真正的研究,就要从一手材料出发,实事求是,不人云亦云,不预设前提,不要想当然。”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