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在二号公报中,主要公布了我国单位的基本情况、从业人员、资产负债状况和营业收入等指标的普查结果。
关于我国单位的基本情况,公报中显示,2018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178.9万个,比2013年末(2013年是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1093.2万个,增长100.7%;产业活动单位2455.0万个,增加1151.5万个,增长88.3%;个体经营户6295.9万个。
2018年末,全国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企业法人单位1857.0万个,比2013年末增加1036.2万个,增长126.2%。其中,内资企业占98.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6%,外商投资企业占0.6%。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0.4%,私营企业占84.1%。
同时,公报中关于我国单位从业人员的普查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8323.6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2721.3万人,增长7.6%,其中女性从业人员14446.7万人。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为17255.8万人,减少2005.0万人,下降10.4%;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为21067.7万人,增加4726.2万人,增长28.9%。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4931.2万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6900.9万人。
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10471.3万人,占27.3%;建筑业5809.1万人,占15.2%;批发和零售业4008.5万人,占10.5%。在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6443.2万人,占43.2%;住宿和餐饮业2235.3万人,占15.0%;制造业1637.4万人,占11.0%
此外,公报还公布了这些单位的资产负债状况和营业收入的普查结果:2018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914.2万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占比为19.0%,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占比为81.0%。法人单位负债合计624.0万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占比为16.1%,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占比为83.9%。2018年,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294.6万亿元。其中,第二产业营业收入占比为48.8%,第三产业营业收入占比为51.2%。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2%、48.8%和48.7%,比上月下降2.0、1.1和0.9个百分点,均低于临界点。
允许从业人员开立股票账户“可能是针对员工股权激励、持股计划等特殊情况”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4%,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15%。
近几年,我国的工业生产效率得到较大提升,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不少工业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也带来了从业人员的调整。
1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