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在科创板提出一周年、开市运行四个月之际,第一财经与东方财经·浦东频道在北京联合主办“科技为擎 创赢未来”第一财经科创大会。来自政府、协会、交易所、科创企业、券商、创投等各界200余位嘉宾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浦东嘉宾主题分享,集成电路及生物医药两场专业论坛等,展示了浦东新区在科创领域的先进经验及卓越成果。同时,浦东新区在首届“华创奖”颁奖盛典中获评“科创最佳服务政府”,15家浦东企业、投资机构也获得首届“华创奖”各类奖项。在全部奖项中,浦东新区相关机构和企业获奖比例高达20%,凸显了浦东一流的营商环境,以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和人才落户浦东、投资浦东、发展浦东。
活动开始,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蓉,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劲松致开幕辞。
李蓉表示,科创板带来了两方面重大突破。一是注册制在A股落地,推动企业、中介机构、投资者以及监管者等各类市场参与者,在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发行体系下,归位尽责;二是支持了一批符合科创板定位的科技企业IPO上市,获得了资本支持。随着资本市场“深改十二条”的推进,主板、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以及私募创投等各个层次,都迎来了新一轮改革窗口期。她提到浦东新区是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浦东新区科创企业在科创板的表现也尤为突出。
随后,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劲松致辞,他提出,科创大会的举行就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业界关心的问题,总结科创板上市以来的经验,深入探讨科创板和科创企业的未来。科创板开市以来,浦东已有7家企业成功上市,占到上海上市企业的一半;以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为代表的“六大硬核产业”发展迅速,发展动能加快转换;在自贸试验区改革的引领下,浦东在商事制度改革、贸易便利化等领域推出310多项制度创新,并不断被复制推广到全国,浦东开发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营商环境也越来越好。同时也真诚地希望更多的人能一起创业浦东,见证奇迹。
四场主题分享
全方位展现浦东硬核
活动上午,中国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等十余名来自券商、基金、政府、企业等代表进行了主题分享,来自浦东的上海浦东科创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傅红岩,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徐敏栩、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吴俊、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CFO孙洪斌四名嘉宾,分别从投资、政府、企业角度阐释了浦东营商环境和科创成果。
上海浦东科创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傅红岩发表了题为《硬科技产业投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主题演讲。他表示,硬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科创板的支持,一是极大的解决了硬科技的融资问题,促进了硬科技产业发展。二是硬科技指数跑赢了其他指数,是今年乃至未来数年之内资本市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浦东新区是上海乃至国家硬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和重要策源地,像光源、蛋白质中心、量子卓越工程等都是国家的力量在组织一些重大科学设施,未来可能在这里将会诞生一大批的诺贝尔奖。浦东有六大硬核产业,中国芯、蓝天梦、创新药、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中国芯”以半导体从上游的装备材料到最后的封装测试,一系列整个产业集群在浦东是国内生态最完善、处于价值链最高端。投资机构可以充分挖掘这里的投资机会。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徐敏栩发表了题为《聚合力 谋创新 助推科创企业发展前行》的主题分享,从科技和产业结合的角度、科技企业发展等五个要素需求展开交流,重点围绕空间需求、技术研发、市场机遇、金融资源、政策体系五大点,讲述了浦东新区在促进企业创新道路上凝聚的各方力量以及给企业带来的新机遇。
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吴俊做了题为《浦东新区综合营商环境推介》的主题分享。他从浦东营商环境和市场环境,科技实力和企业活力,城市宜居性和幸福感等方面介绍了浦东,并欢迎更多的外资企业来浦东发展,更多的全球人才到这片热土创新创业,共同谱写浦东开发开放的新传奇。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CFO孙洪斌做了题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与机遇》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微创在上海浦东张江扎根了21年,微创紧密地跟浦东、张江一起共同发展。2010年微创登录香港主板市场。十年后,在2019年,微创子公司心脉医疗第一批登录到上海科创板。而这些背后,离不开浦东的营商环境和浦东的政策支持。
此外,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华泰联合证券董事长江禹,博时基金总经理江向阳,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北极光创投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邓锋,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发展与服务专业委员会专职委员王勇等嘉宾分别从私募基金助力创新创业、科创企业发展前行、科创板如何加速企业融资效率、券商如何借势科创板进行战略转型等角度做了专业分享。其中,多位嘉宾在演讲中表达了到浦东开展合作和项目对接的意愿。
两场垂直领域论坛
聚焦浦东硬核产业
活动下午,进行了五场圆桌论坛讨论,其中《集成电路企业的中国“芯”》和《创新药的新机遇》专门为浦东打造。
圆桌论坛Ⅰ:集成电路企业的中国“芯”
(上图左起)
论坛主持:东方财经·浦东频道 主持人 周俊夫
论坛嘉宾:上海浦东科创集团有限公司战略部总经理 孙加韬
华登国际合伙人 张聿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陈伟文
紫光展锐执行副总裁 周晨
万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周伟芳
Q:“中国芯”,目前行业现状如何?
孙加韬 上海浦东科创集团有限公司战略部总经理
中国目前有很多的企业跟世界上的大公司、龙头企业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所以我觉得中国“芯”在变得越来越强大。
Q:登录科创板之前和之后,有什么变化?
陈伟文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第一品牌不一样,是上市公司,做起生意来,合作伙伴愿意跟你谈;第二在资金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支持,有一些关键研发投入或升级换代要去追逐一些技术尖端,就更有底气,敢去做。
Q:从资本角度,如何挖掘有价值的元器件公司?
张聿 华登国际合伙人
我们核心的投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投团队、投人。核心目标就是评估这个团队有没有能力做大、做强。同时,时间要符合市场的趋势,地点也是很大的因素,比如说中国整个的产业链,包括政府、包括现在系统公司也非常支持,这就属于我们有这个地利,结合天时、地利,当然最终要看人和,有了人和就往前发展,这是我们看到企业投资的一个“金标准”。
Q:在接下来这一年,
大家会关注哪个核心词上面?
周晨 紫光展锐执行副总裁
我觉得2020年的关键词是“5G”。5G对我们而言是重大的机会,对社会而言也是重要的事情。我们应该是国内唯一一个在公开市场上做5G产品、终端产品的芯片厂商,所以我们也承载了非常重要的任务。
周伟芳 万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对于我们来说,上市以后怎么样去善用我们的“产业+VC”,充分地发挥我们的优势,选择更加多赛道去增加自己的整合能力是比较重要的,我认为在2020年的关键词还是“产业+VC”二元模型。
圆桌论坛Ⅱ:创新药的新机遇
(上图左起)
论坛主持:普华资本董事 李杨
论坛嘉宾: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楼琦
维亚生物科技控股集团总经理 任德林
上海和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徐耀昌
再鼎医药执行副总裁 阎水忠
申万宏源研究所医药生物首席分析师 闫天一
Q:资本市场如何看待这些创新医药企业,
发展现状如何?
闫天一 申万宏源研究所医药生物首席分析师
资本市场对真正做创新的公司比较认可,科创板给很多企业一个比较好的机会,起步晚但有实力的企业可以通过融资追赶那些头部企业。
Q:国家每批准三类新药
就有一个是来自于浦东张江的
获批率可以说是全球3倍以上
为什么张江的创新药有这样井喷的势头?
楼琦 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1995年我们就把生物医药产业确立作为园区的主导产业,瞄准的就是创新药。我们在创新要素的集聚上花了20年时间。第一是人才,第二是技术支撑,第三是资本市场的支撑。我们做了一个统计,目前张江在研的创新药物大概400多个,其中已经有120个进入临床;进入二、三期的有二三十个。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每年都会有非常好的创新药从张江走出来。
Q:张江创新药突破性进展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任德林 维亚生物科技控股集团总经理
最近有一些新药在中国或在美国上市,有的已经在临床三期或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确实都是值得高兴的。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来自中国本土的新药走向国际,尤其来自张江的新药,这一点我非常相信。
徐耀昌 上海和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经过多少年的努力,我们看到了这个行业带来的红利,相信这仅仅是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好的产品从不同的企业涌现出来。
阎水忠 再鼎医药执行副总裁
我认为主要是前些年整个行业的沉淀。研发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只要研发时间、政策和资金资本方面给予更多宽容,相信将来会有更多原创新药从中国出来,从张江出来。
15家浦东企业、投资机构
荣获第一财经首届“华创奖”
活动最后,举行了第一届“华创奖”颁奖盛典,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获评"科创最佳服务政府";浦东科创、张江科投获评"科创最佳投资机构”;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获评“科创板最具投资价值企业”;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聚辰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获评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最具成长性企业"。在全部奖项中,浦东新区相关机构和企业获奖比例高达20%。
会议期间,浦东新区政府、机构、园区、企业的集体亮相,引发现场极大关注。每位来自浦东的嘉宾分享结束,均被团团簇拥,展开热烈交流,更有嘉宾在微信交流群中感叹“浦东真是令人骄傲”。
本次活动精华部分将在东方财经·浦东频道《创赢未来》节目中播出,同时进行浦东嘉宾专访,制作浦东专题节目,内容将在第一财经《首席评论》《中国经济论坛》《北京智库》等节目中播出。
附:第一届“华创奖”浦东获奖企业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科创最佳服务政府: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
科创最佳投资机构:上海张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科创最佳投资机构:上海浦东科创集团有限公司
科创板最具投资价值企业: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科创板最具投资价值企业: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科创板最具投资价值企业: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新一代信息技术最具成长性企业: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新一代信息技术最具成长性企业:聚辰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新一代信息技术最具成长性企业:上海小蚁科技有限公司
新一代信息技术最具成长性企业:上海云从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生物医药最具成长性企业: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医药最具成长性企业: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医药最具成长性企业: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新能源最具成长性企业:贺迈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高端装备最具成长性企业:万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华创奖介绍
华创奖是我国主流财经媒体第一个科创板领域的客观奖项,为优质科创板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展示,为投资机构和中介机构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一个有效坐标系。首届“华创奖”覆盖科创板上市企业和科创领域的投资机构,共设有科创最佳服务政府、科创最佳服务券商、科创最佳投资机构、科创板最具投资价值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最具成长性企、生物医药最具成长性企业、新材料最具成长性企业、高端装备最具成长性企业、节能环保最具成长性企业、新能源最具成长性企业10 类奖项,74 个获奖名额,获奖企业可谓百里挑一。
总规模10亿元中生引领基金揭牌,浦东创投、中国生物制药等为首关出资人
浦东将出台境外投资、跨境结算、数据出境、国别地区指南等一揽子公共服务政策,引导法律、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机构跨领域组团式合作,组织各类金融机构对接,提供多元融资服务。
浦东力争“十五五”期末培育400家出海先锋企业、100家出海企业总部
2024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4100亿元(年增长近300亿元)。
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4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