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早盘,中船系概念涨幅居前,截至发稿,中国船舶、中船防务、中船科技等股均不同程度上涨。
消息面上,据央视报道,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于上月底正式实施联合重组。今天上午,重组后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并举行揭牌仪式。
此次重组后挂牌成立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拥有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上市公司147家,资产总额7900亿元,员工31万人。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能够设计建造符合全球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公约要求的船舶海工装备。
未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将成为海军武器装备科研、设计、生产、试验、保障的主体力量,承担以航母、核潜艇为代表的我国海军全部主战装备科研生产任务,为海军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南北船资产整合动作频频。“北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国动力拟组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发动机有限公司,开展中高速柴油机业务整合;而“南船”加速对内部上市资产进行专业化整合,旗下上市公司中国船舶及中船防务此前双双披露调整后的重组方案,前者拟置入江南造船等造船总装资产,后者将置入船舶动力资产。
中信建投认为,“两船”合并后,将重新定位上市公司,作为专业化平台承接“两船”相关资产。而随着两船资产的重新“排列组合”,重组的路径选择变得更加多元,对于中船科技来说,此次重组的“稍作停留”或许只是技术性的等待,等待集团合并后厘清资产脉络,开启更为专业化的重组进程。
安信证券分析师余平指出,集团合并后,需要解决上市公司平台定位调整以及同业竞争等问题。随着集团人事和职能部门调整到位,旗下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等资本运作或将随即展开。船舶板块旗下上市公司或将迎来资产重估的机会。
中船系延续涨势,海工装备、港口航运、油气板块走高;脑机接口、CPO、多元金融、半导体等板块走弱。
短剧游戏板块全天强势,风电设备、转基因领涨,华为概念跌幅居前,跨境支付板块深度回调。
中国重工与中国船舶的换股比例为1:0.1335,即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以换得0.1335股中国船舶股票。
最新收盘价与年内最高点相比,中船科技、昆船智能股价回撤幅度在30%以上,中远海控、中国海防、中船汉光股价回撤幅度在20%以上。
机构指出,中国船舶、中国重工重组方案落地,将深度整合双方的优势科研生产资源和供应链资源,促进造修船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