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滑雪道,500多个葡萄品种,在前不久结束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格鲁吉亚参展人员这样介绍自己的国家。
去年1月1日,中格自贸协定正式生效,格成为欧亚地区首个与中国建立自贸安排的国家。格鲁吉亚国家伙伴基金会主席萨加涅泽(David Saganelidze)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签署自贸协定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来到格鲁吉亚投资兴业,带动了两国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特别在本届进博会之后,他对中国与格鲁吉亚的双边经贸合作更加充满了信心。”
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
今年10月,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举办了第三届第比利斯丝绸之路国际论坛。在论坛开幕式上,格鲁吉亚总理加哈里亚称,格鲁吉亚是世界上最早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这一倡议建立在互利合作的基础之上,旨在拓展新的国际贸易通道,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
加哈里亚表示,格鲁吉亚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合作已经结出丰硕果实,有力地推动了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
萨加涅泽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格鲁吉亚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在当代“一带一路”倡议中也扮演着连接欧亚大陆重要枢纽的作用。 他表示,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格鲁吉亚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自由贸易安排。
中格自贸协定助力格经济
格鲁吉亚在2017年与中国也签署了自贸协定,2018年正式生效,当年中格贸易额11.5亿美元,同比增长17.3%。
萨加涅泽表示两国之间的自贸协定是欧亚地区国家和中国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能达成自贸协定,是由于中国和格鲁吉亚之间有着良好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他说,根据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约有94%的格鲁吉亚对华出口商品免征关税。反过来,中国公司也有机会通过格鲁吉亚将其产品销售到欧洲市场。
据他观察,在达成自贸协定后,有些欧洲企业就将生产线迁移到格鲁吉亚,除了兼顾本地区市场外,还可以加强对华出口。此外,不少中国企业也有在格鲁吉亚寻找当地的合作伙伴,利用当地优势进行生产,瞄准欧洲市场。
就中国企业在格鲁吉亚的投资情况,萨加涅泽表示,起初中国企业对于当地的自然资源比较感兴趣,在当地进行加工然后出口到欧洲。而现在,有很多中国企业参与到格鲁吉亚的高速公路、铁路,桥梁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中,格鲁吉亚欢迎中国企业参与这些大型的项目。
与此同时,中国的中小企业也同样拥有不少机会,比如制造业企业。他说,虽然格鲁吉亚只有400万人口,但是可以通过格鲁吉亚,对于高加索乃至于整个欧洲地区进行覆盖。
根据格鲁吉亚政府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该国接待国际游客逾860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来自中国、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游客数量增加显著。萨加涅泽特别指出,860万人并非小数字,已是格鲁吉亚全国人口的两倍。
三个“首次”的背后,是中国外贸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的坚韧,更是创新活力与开放魄力的写照。
在海关列出的出口最终目的国(地)中,非洲远远超过欧盟、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成为增长最快的区域市场。
虽然部分省份外贸体量较小,容易在增速上领先,但在全国增速前10位中,也不乏进出口体量大的中西部省份。
中欧班列的发展逻辑已从“开行量竞赛”升级为“枢纽经济生态竞争”,中西部城市的开放格局正因此重构。
6月份,苏州货物贸易进出口2197.5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1392亿元,增长3.5%;进口805.5亿元,增长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