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刚刚宣布,北京时间12月2日下午17时,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入境,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9个省、市、自治区,全长5111公里。其中,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在役管道1740公里,全线分北段、中段、南段三段分段核准、分期建设。
中俄东线北、中、南段全线建成后,每年可向东北、环渤海、长三角地区稳定供应清洁优质的天然气资源380亿立方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2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惠及沿线9省市4亿多人口,有效改善和缓解沿线地区大气污染现状。对提升东部地区清洁能源供应量,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014年5月21日,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顶目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了总价值超过4000亿美元、年供气量380亿立方米、期限长达30年的《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北京日报)
西气东输四线气源主要来自中亚和塔里木气田。与二线、三线联合运行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送能力将升至千亿方,可满足国内去年1/4的天然气消费需求。
这些货船直到临近装船的时间才会进入海峡。
海上勘探开发技术难度远超陆上作业。中国海油渤海油田如何实现今年上产4000万吨目标并保障桶油成本优势?在“双碳”目标下,又该如何参与绿色低碳转型?
为保障“煤改气”项目的可持续性,中国燃气首创“保供协议”模式,推动政企责任共担,解决管制气资源协调、气价倒挂补贴、居民用气稳定供应等问题。
本次大会既有中国能源企业立足本土实践的创新成果,也有国际同行在技术前沿的探索突破,海内外亦希望借助本次大会谋求更多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