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近期推出信用保护凭证试点。2019年12月17日,首批信用保护凭证落地,共4单合计名义本金1.33亿元,有效支持债券融资44.6亿元。
首批4单信用保护凭证的创设机构分别为海通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参考实体中深圳市百业源投资有限公司和2019海尔租赁第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发起人均为民营企业,受保护债务涵盖民企债、扶贫债等公司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4家创设机构通过市场化的信用增进工具为发行人提供信用保护,为企业提供了“债券融资+信用保护凭证”的综合融资解决方案,提升了市场信心和发行效率,助力发行人债券融资的顺利进行。
4只基准做市债ETF上市以来交投活跃,进入6月以来日均成交额74亿元。
未来,上交所将推动上市公司进一步加大分红力度,增加分红频次,用好回购、并购重组、投资者交流等市值管理工具,持续提升公司投资价值。
上海证券交易所将持续强化产品宣介,帮助中小微企业更深更好地了解、运用资产证券化产品。
证监会上市司、国资委产权局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授课,深入解读市值管理相关制度。
当前中国资产估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随着国内经济结构优化、政策利好和关税冲击下全球资金再平衡,中国资产具备显著的估值修复和提升潜力,将坚定持有中国优质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