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数据存储能否被商业应用?
有可能。
从理论上,硅不是半导体产业唯一的载体,但由于广泛可得性以及技术上的可实现性,以硅为主体的经典晶体管在过去数十年都主导着半导体产业。现在,由于对算力和存储需求的爆发,硅的瓶颈已经显现,替换材料的探索刻不容缓。2019年底,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实验室3D打印出了一只拥有DNA的兔子,使用的就是DoT(DNA of Things)架构的材料,该兔子的DNA可被解码,并可稳定复制兔子,这显示出了DNA存储的潜力。2019年3月,微软与华盛顿大学旗下公司的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了将数字信息转化为DNA信息并顺利重新读取的设备,让DNA存储系统可以完全自动化地运行。相对于现有的存储工具,DNA存储密度更高(1000万TB/立方厘米),且异常稳定(近乎永远)。
DNA存储技术已经实现了技术突破,未来的挑战将是成本和速度,从而让DNA存储能够走出实验室,走进商业数据中心,我们期待在2020年有所突破。
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的方式,中芯国际可在不增加大规模现金支出的情况下实现全资控股,避免因大规模现金收购导致的流动性压力。
特朗普称关税幅度将“相当可观,但不会过高”。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54万亿,全市场近3000只个股下跌。
商务部表示,美方此举系出于一己之私,将出口管制工具化,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产生重要不利影响。
一名存储模组厂商销售负责人称,国内模组厂商采用进口存储颗粒的比例大概是80%~90%,但采用国产存储颗粒的比例已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