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海外市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伊警报未解除,美股、原油、黄金后市如何?华尔街机构这样看

第一财经 2020-01-07 16:42:27 听新闻

作者:樊志菁    责编:盛媛

历史数据显示地缘政治因素对市场影响有限,机构谨慎看多后市。

受近日美国空袭致伊朗将军丧生事件及后续美伊对立情绪加剧的影响,6日亚太及欧洲股市全线收跌,相较而言,美国三大股指隔夜低开后并未出现恐慌性抛售,临近午盘便几乎收复日内失地并最终强势收阳。

机构谨慎看好美股未来表现,认为地缘政治因素属于短期影响,更需着眼于未来经济前景预期,与此同时,原油和黄金依然存在一定的上行空间。

根据对冲基金分析工具Kensho的统计,过去30年中东地区累计发生20余起危机事件,各类资产价格的长期走势并未受到短期波动的影响。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施瓦茨(Bob Schwartz)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军空袭让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有所上升,这对于复苏中的全球经济而言同样是一大威胁。而就目前而言,形势并没有朝失控的方向发展,事件影响有望逐步消散。

美股逆转提振市场信心

在空袭事件发生后,伊朗称将对这起事件进行“强硬复仇”,并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就在中东局势一触即发之际,多方积极介入令事件不再继续升温。

历史上,由地缘政治因素引发股市动荡的例子并不少见,最近的就是去年9月沙特阿美石油设施遭遇无人机袭击事件。对冲基金分析工具Kensho的统计显示,在过去30年里,当中东地区累计发生危机事件时,各类资产价格的长期走势并未受到短期波动的影响,以三个月为期限,原油、股票的回报率相对较高。

瑞银财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资总监海菲尔(Mark Haefele)认为,从过往情况来看,紧张局势升级对更大范围内的市场表现往往影响“短暂”。“单个地缘政治风险往往不足以导致市场持续低迷,投资者保持长期关注很重要。”他说道。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威尔逊(Mike Wilson)在研报中指出,美联储为市场提供的流动性正成为市场的重要缓冲,虽然美国上市企业盈利增速有所放缓,货币政策的决心将保证美股进一步上涨,“流动性成为了市场的主角,这就是股市对制造业PMI和中东局势反应冷淡的原因,负面数据和新闻的冲击被稀释,预期标普500指数有望在上半年冲击3500点大关。”威尔逊称。

施瓦茨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未来世界经济在货币政策及贸易形势支持下有望进一步改善,但复苏进程中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企业商业投资低迷和制造业表现疲软将是近阶段主要风险因素。

原油黄金行情或未完待续

黄金和原油成为了近期中东局势恶化的最大受益者,国际金价两天内大涨近4%,一度逼近1600美元关口,创2013年以来新高,原油多头则持续发力,区间最大涨幅近7%,WTI原油创去年五月以来新高,布伦特原油则突破70美元关口。

国际油价创去年五月来新高

原油经纪商PVM Oil Associates分析师瓦尔加(Tamas Varga)依然看好油价后市表现。他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随着油价均线50日线上穿200日线,多头优势进一步确立,短期内中东地缘政治风险依然是焦点,需要关注霍尔木兹海峡的安全局势,这对全球石油供应有重要意义。“如果再考虑到OPEC+减产及全球需求前景改善,今年一季度国际油价有望进一步走高。”他说。

凯投宏观在最新研报中也表达了乐观情绪,认为美伊紧张局势短期内将使油价的涨势得以维持,即使在不考虑地缘政治因素的情形下,预计供应受限和需求适度回升也会在2020年推升油价。

不过法国巴黎银行全球石油策略师奇林吉里安(Harry Tchilinguirian)和Rystad Energy石油市场研究主管汤豪根(Bjrnar Tonhaugen)相对谨慎,他们均认为尽管OPEC+致力于在第一季度进一步减产,但这并不足以保障全球库存改善,原油基本面仍存在下行风险。

同时,近一个月,国际金价累计上涨超100美元/盎司,在美元走软、通胀预期上升等利好因素推动下,黄金在岁末年初迎来“小阳春”行情。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显示,黄金看多意愿上升,投机性净多头仓位持续增加。

高盛大宗商品研究全球主管柯里(Jeffrey Currie)在6日发布的报告中称,历史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即做多黄金可以更好地对冲地缘政治风险,如今在美国和伊朗紧张局势升级之际,黄金依然有上涨的空间。报告结尾维持对金价今年将达到1600美元/盎司的预估。

然而,持续上涨令金价的技术面出现危险信号。目前现货黄金14日RSI指标已突破85关口,处于极度超买的水平。自2000年以来,RSI指标达到或超过这一水平的情况仅出现3次,短期内都出现了小幅回调的情况,因此黄金近期高位震荡的可能性有所上升,后续走势将取决于美伊关系和中东形势的进展。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