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行业竞争激烈的加剧以及分化日益明显,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安永1月15日发布的报告称,过去六年来,区域性银行业绩下行明显,规模增速降幅近三分之二,远超过银行业整体水平,且不良率几近翻倍,城农商行正面临着相较银行业整体更加严峻的挑战。
根据报告,2013年至2018年间,区域性银行业综合评价指数均值由1.96%降至0.00%,有所下滑,且这种下行趋势在发展指标、盈利指标和质量指标的表现上则更为强烈。截至2018年,125家区域性银行平均 ROE(净资产收益率)仅为10.57%,跌破整体银行业均值,且资产质量持续恶化,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图为城农商行分类规模增速表现
不过,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城农商行带来了弯道超车的契机。报告称,区域性银行应回归本源,以打造独特竞争优势,成为客户首选、卓越的精品银行为目标,遵循三大战略来制定未来中长期的发展规划。
首先是“压舱石”战略,即对于体量尚小、资源不足的区域性银行而言,基于本地优势与先天资源,与自身“门当户对”的客户才是值得长期专注、深耕的目标客群。可基于不同类别客户的特征,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筛选符合自身经营发展特点的基础客户,深耕细作,形成稳定坚实的压舱石。
其次是“护城河”战略,即优先发展能牢牢黏住基础客户,满足客户核心需求的核心基础业务,做深做透;进一步以基础业务、明星业务、综合业务三大类服务全程辐射开来。
再者是“助推器”战略,即区域性银行可在产品、服务,乃至组织、流程、管理机制等领域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凭借“聚沙成塔”式的微创新和持续的迭代优化,更好地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农商行转型进程中,金融科技扮演着重要角色。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战略咨询领导合伙人张挺对记者表示,在这场竞赛中,对于中小行来说,发展金融科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要求中小行一方面勇于创新变革,尤其是需要做好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另一方面,要融合变革,通过迭代和微创新的方式,持续应用到金融科技与业务管理的结合上。
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城农商行数量已达到1512家,占中国银行总数的58%,总资产规模占整个银行业的22%。安永认为,当前各家银行在变革过程中所面临的痛点具有相似性,主要体现在缺乏变革思维、缺少行动队伍以及机制体制讲话落后三个方面,与之对应,“思维、人才、机制体制”是区域性银行变革成功的核心关键因素。
随着AI、云计算等新技术成为出海核心驱动力,如何构建跨境信任机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并协同实体企业“抱团出海”?
对乳制品制造、酿酒、精制茶制造等细分领域加强分类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因业施策、一企一策,推动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
到202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85%。
鼓励国家级经开区创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强化区内外知识产权合作对接,加大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力度,积极探索专利池等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