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A股假期后开市首日,受疫情影响,三大股指大幅调整。板块方面,仅口罩、超级真菌、流感、禽流感概念股逆市飘红。其中,口罩概念股中,刚在科创板上市的洁特生物盘中两次触及临停,收盘时涨幅达到108.54%。
对于口罩概念股此轮表现,中银国际认为,新型肺炎疫情治疗的总体思路是抗病毒、调节免疫力以及对症治疗。医药板块相关度最高的领域包括,预防性用药医疗物资、血液制品板块。受疫情影响,后期业绩将快速增长的板块包括:预防性医药物资(口罩、抗病毒药物、中成药);治疗期间用于调节免疫力的产品:糖皮质激素、静丙等血液制品;治疗期间所需医疗物资(手套、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液等);检测所需核酸检测试剂盒;医药流通企业(配送、药房);相关新药、疫苗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口罩概念股,其他一些细分领域也同样隐藏着抗疫概念龙头。据太平洋证券梳理以下这些概念股值得关注。
1.中药: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以岭药业(莲花清瘟)、红日药业(血必净)、华润三九(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同仁堂(安宫牛黄丸);2)抗病毒药物:双黄连口服液(福森药业、哈药股份、珍宝岛、太龙药业)、抗病毒口服液(香雪制药)、蒲地蓝口服液(济川药业)、亿帆医药。
2. 化药:东阳光药(奥司他韦)。
3. 医疗器械:1)迈瑞医疗(监护仪、呼吸机、麻醉机、心电图机、CRP等);2)鱼跃医疗(消毒产品线、雾化器、呼吸机、血氧仪、口罩等);3)奥美医疗(口罩等);4)振德医疗(口罩等);5)英科医疗(手套、代理口罩等);6)蓝帆医疗(手套、代理口罩等)等;7)爱朋医疗(鼻喷雾);8)新冠诊断试剂盒:厂家众多,壁垒较低。
4. 药店: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疫情导致消费者购药渠道变化,更多去药店、基层医院看病。
5. 血制品:静丙需求增加,博雅生物、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双林生物。
6. 疫苗:加深民众对疫苗重要性的认知,疫情导致加紧研发疫苗新品种。康泰生物、智飞生物、康希诺、华兰生物。
7. 第三方医学实验室:检验外包增加,金域医学、迪安诊断。
8. 流通:九州通(奥司他韦全国OTC渠道总代,代理销售白云山板蓝根;疫情导致消费者购药渠道变化,更多去药店、基层医院看病,九州通近80%配送渠道在此)。
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内医药生物板块将有阶段性行情。长期来看,研发实力过硬、具有科技创新属性的细分领域,在行业景气度高的背景下,有望继续走牛。同时在政策层面,医药生物行业的集采将常态化,近期新一轮的集采落地,也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市场对医药行情的悲观预期。
光大证券分析,当前形势下,短期市场难免还有些扰动,但如果是着眼于一年以上的长期目标,对于市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短期扰动是长线资金买进低估股票的难得时机。
纽约市卫生官员表示,此轮疫情与为建筑降温的冷却塔有关。
医疗机构发现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于24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86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84亿。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下跌。
据估计,留尼汪岛三分之一的人口已经感染。该病毒目前正在蔓延至马达加斯加、索马里和肯尼亚等国家,并已在包括印度在内的东南亚地区国家出现疫情。
基孔肯雅病毒不会在人际传播,人通过被带毒的伊蚊叮咬而感染,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伊蚊在叮咬有病毒血症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殖,经8至12天的潜伏期再传播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