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早盘,半导体板块拉涨,截至发稿,斯达半导、瑞芯微涨停,鸿远电子大涨超6%,三环集团、台基股份涨超5%,金安国纪、风华高科、澜起科技等纷纷跟涨。
东吴证券研报数据显示,12月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同比由负转正,12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减少5.50%,较上期上涨5.30%;12月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加0.80%,较上期上涨6.80%。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存储芯片新一轮涨价周期开启。受此前半导体下行周期的影响,存储芯片营收自2018Q3持续下滑,但进入2019Q3情况开始好转,DRAM与NAND 2019Q3总产值均提升,存储价格也有触底回升的趋势。在历史维度上对存储价格进行纵向分析,剖析存储每次涨价的逻辑,借以分析本次存储的价格变化趋势。涨价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四个字:供需失配。论到存储的本质,需求端理论上是无限增长的,下游产品的迭代会形成需求动能,供给端则会因为厂商的产能调整而出现偏差,在需求和供给增长速度不完全匹配的情况下,就会触发存储价格的变化。
华西证券研报指出,功率半导体产业链是本土半导体部分相对最成熟环节之一,设计、制造、封测、应用等发展积累丰富,伴随北京燕东、积塔半导体、华虹集团、华润、士兰微等功率IC制造能力的扩容,IDM和代工两种功率IC生态将在本土逐步并行发展,产业链综合能力将显著提升。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国内设备龙头企业与国际龙头企业的收入差距在50倍左右(2亿美元VS100亿美元),半导体产业逐步产业升级过程中,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存在巨大成长空间,重点关注各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北方华创:具备CVD、刻蚀、清洗和立式炉等综合制造能力;中微公司:具备介质刻蚀、TSV硅通孔刻蚀及MOCVD设备等能力,多个产品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长川科技:数字测试机和分选平台领先企业;精测电子:国产面板检测设备领先企业。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美国采取进一步的封闭措施,对于美国整个半导体产业及AI生态系统在全球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中国AI生态的出海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小米手机一季度在全球不同市场的大盘表现差异很大,客观存在的宏观变量也较多。
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停止对华歧视性措施。
台积电高管预计,到2030年前,整个半导体行业的营收将会轻松超过1万亿美元。该公司称,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使得大型的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公司更快采用最新的芯片制造工艺。
2024年,全国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近53万件,审结54万余件,结案数、审限内结案率平稳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