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早盘,芯片股全线大涨,截至发稿,国民技术、大港股份、瑞芯微、苏州固锝、上海新阳、北京君正等近10股涨停。
2月12日,据证券时报报道,随着各ODM/OEM厂及系统厂的大陆营运据点在2月10日起陆续复工,缺工缺料问题逐渐浮现。库存水位在去年底大幅下降的CMOS影像传感器(CIS)等关键元器件,出现严重缺货危机。业界指出,大陆工厂复工之后采购及回补库存订单纷飞,关键元器件急单涌现,市场提前复苏。随着上游CIS芯片元件产能开出,后段封测厂同步受惠,产能供不应求。
疫情对芯片产业影响几何?机构:不会对存储国产化进程产生极大影响
方正证券指出,疫情爆发导致中国半导体重镇武汉封城引发市场担忧。存储领域,武汉主要包括长江存储(3D NAND)、武汉新芯(NOR)两大生产基地。
但是,该机构认为,疫情爆发不会对存储国产化进程产生极大影响,存储芯片国产化及带来相关配套产业链(设备、材料等)投资机会仍是今年半导体行情的重要主线之一。
该机构指出,5G浪潮下智能手机、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爆发将拉动存储需求,预估2020年下半年NAND固定交易价格将比2019年同期上升30%至40%。与此同时,2019年TWS耳机需求爆发导致对NOR Flash需求提升,容量从16M、32M一直到128M,2020年NOR Flash 向256M大容量发展趋势明显,预计缺货热潮今年仍将持续。
方正证券建议,把握存储国产化及设备、材料相关配套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北方华创(002371.SZ)、中微公司(688012.SH)、兆易创新(603986.SH)等标的。
巨丰投顾指出,业内表示,受惠于5G智慧型手机多镜头及搭载ToF功能成为主流,加上新车款大量导入ADAS及安全监控装置,CMOS影像感测器(CIS)需求大爆发且供不应求。索尼、三星、豪威等前三大厂虽持续增加产能,但仍无法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封测厂直接受惠,订单能见度已看到第二季底。
该机构建议关注:大港股份(002077)、奥普光电(002338)、韦尔股份(603501)。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美国采取进一步的封闭措施,对于美国整个半导体产业及AI生态系统在全球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中国AI生态的出海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方案》提出,打造具身智能工厂示范标杆。支持制造业企业应用具身智能大模型、5G等技术,部署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等设备。
台积电高管预计,到2030年前,整个半导体行业的营收将会轻松超过1万亿美元。该公司称,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使得大型的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公司更快采用最新的芯片制造工艺。
2024年,全国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近53万件,审结54万余件,结案数、审限内结案率平稳上升。
“我们认为,对于受影响的公司,没有快速解决方案。重新注册制造工厂将耗时数年,而且成本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