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1家主要电商平台报送的数据显示,2月20日,生活必需品供需稳中有降。交易量情况为,粮食105.1万件、食用油23.8万件、猪肉42.9万件、鸡蛋49.0万件、牛奶63.2万件、蔬菜278.6万件、方便面165.7万件、火腿肠44.9万件、瓶装水18.4万件。
大部分生活必需品销量回落,粮油、方便面销量回升。从库存情况看,大部分生活必需品库存较为充足。按平台可比数据计算,食用油可支持30天左右供应,瓶装水、牛奶、猪肉和粮食分别可支持18天、17天、17天和14天左右,鸡蛋、火腿肠、蔬菜和方便面分别可支持7天、7天、4天和4天。(央视新闻)
方便面也开始主打养生概念了。
对于这轮行情的上涨逻辑,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人士认为,最大的驱动因素源于供给侧,“反内卷”预期推升价格上涨,同时煤炭价格的上涨使下游电力成本提高,可能导致下游收缩供给,也带来了价格上涨的预期;需求侧,市场预计下半年财政政策发力,加上城市更新、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建设等,又带来改善预期。与此同时,在全球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下,大宗商品关键战略原材料正面临定价重估。
稳油价让位于抢市场。
今日,针对媒体和网络上对“多半”商标一事的关注,白象食品晚间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
国际太阳能协会预计,到2025年底,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装机电源。不过业内认为,2025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在2024年基础上不会出现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