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超20%产品不合格,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坑在哪儿? | 聚焦3•15

第一财经 2020-03-15 14:03:20 听新闻

作者:陈慧    责编:乐琰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了2019年抽查的6个省(市)30家企业生产的30批次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产品(儿童安全座椅),其中6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20.0%。

随着中国小汽车家庭保有量不断增长,儿童车辆事故伤亡率也随之增长,对儿童乘车安全风险意识的提升,促使儿童安全座椅成为越来越多有车有孩家庭的标配,家长们愿意花费数千元购置安全座椅,只为给孩子加一道生命安全防护罩,但市场上屡屡出现的不合格产品,却让这一安全罩变成了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了2019年抽查的6个省(市)30家企业生产的30批次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产品(儿童安全座椅),其中6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20.0%。20%以上的不合格率,在过去几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中,已不止一次出现,且通报的不合格问题一致性较高,作为国家规定的3C强制性认证产品,为何相关问题多年来始终得不到彻底解决,第一财经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求证。

动态、燃烧实验不过关

2019年10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通报了一批儿童安全座椅抽检情况,共检查了1号店、商品俱乐部、网易考拉、京东商城、淘宝(含天猫)等5家电子商务平台,共计58批次儿童安全座椅,其中就有14个批次不合格,五大电子商务平台无一幸免,产品不合格率高达24%,其中还包括英国知名品牌巧儿宜的产品。

该次抽查的样品基本覆盖了各个年龄段的使用儿童,涵盖了市场上儿童座椅的全部类型,抽检主要分别进行了动态试验及燃烧试验,其中共有8批次样品没有通过动态试验的检测,此外近八成安全座椅的燃烧特性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动态试验,是对儿童安全座椅最基本的安全性指标测试,这个指标不合格,可能会直接导致儿童在急刹车或撞击中受伤甚至死亡。而燃烧特性不合格,则意味着车辆一旦发生事故着火时,儿童座椅无法发挥阻燃作用甚至可能加速燃烧,不利于争取救援时间。

记者查询近几年关于儿童安全座椅的抽检通报,问题也主要集中在动态试验、燃烧实验不过关,标识和安装、使用说明书不合格三方面,不合格问题的同质化特点比较突出。

随机访问了多个购买儿童安全座椅的家庭,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安全座椅的性能、品牌、性价比、舒适度、孩子的接受情况这几点,是采购儿童安全座椅主要考虑的因素。不少家长更愿意选购国外品牌的安全座椅,认为安全座椅在国内兴起使用的时间还不长,产品产业底蕴没有国外强大,且市场上安全座椅价格从数百元到上万元不等,国产的座椅价格也并不便宜,两、三千元一个很常见。

上海市民方女士表示,女儿还没出生自己就在留意儿童安全座椅,最初托朋友海淘了一个意大利产的安全座椅,花了5000多元,用了一段时间后,有妈妈提醒自己国内外对安全座椅的认证标准可能不一样,想来想去不放心,又花近3000元买了一款某国产大品牌的安全座椅,现在孩子快3岁了,更喜欢国产座椅的使用感。

“虽然坚持让孩子养成了坐安全座椅的习惯,但我仍不清楚国内外的安全座椅标准是不是一样的,只能多花点钱选择相对靠谱的大品牌,每次看到有通报安全座椅不合格的消息,都要赶紧对照看一下有没有自己选的产品,总是没办法完全放心。”方女士说,花了这么多钱是希望孩子免受伤害,一些不合格的产品却成为孩子的催命符,希望能出台更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更严厉的处罚措施,让正确使用安全座椅的意识和责任能够普及,同时杜绝有安全隐患的儿童安全座椅流入市场。

强制3C认证产品为何名不副实

中国从2015年9月开始,对儿童安全座椅进行进行强制3C认证。没有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即3C认证)证书和未标注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儿童安全座椅,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3C测试项目包括4个方面:静态试验、动态试验、燃烧试验、毒性试验。

也就是说,儿童座椅是3C强制性认证产品,经认证后方可生产和销售。从以往的抽查监测结果中可以发现,有不少不合格的儿童安全座椅在最初的3C认证中都通过了检测,但最终出厂的产品却不合格。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曾总结,儿童安全座椅出现问题主要是两种可能,一种是设计的问题,一种是材料的问题。

儿童安全座椅产业的上游是安全座椅零配件的生产,座椅本体的设计、制造水平是儿童安全座椅企业产品生产制造水平的重要体现;锁定装置、安全带扣、织带、ISOFIX接口等组成的束缚系统也是儿童安全座椅对乘车出行的孩子予以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态试验考验的主要就是座椅本体和束缚系统在冲击状态下的保护性能。

曾任职于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研究员于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儿童安全座椅成本主要集中在研发设计、法规认证、开模生产几个环节,大品牌的座椅营销成本也要占不少,座椅本体的结构设计问题,可能在法规认证时可以通过,但后期在生产材料、工艺方面出现偏差或失误的话,就容易产生一致性问题。

“安全座椅的主体是塑料,塑料件的成本不高,但控制难度比较大,成模形成腔体过程中容易出现细微问题。材料之间批次不一样,也可能会导致一些变化。能进行产品检测的实验室都是有国家认可资质的,但不同的实验室质检也有一些差异,可控范围内的差异来自很多方面,包括样品本身、操作过程等。”于峰分析,以动态试验为例,合格的检测数据是一个范围区间,并不是一个绝对值,但这个范围波动空间很小,各种因素都会有可能让检测数据脱离合格区间,因此对生产厂家的设计、用材是有门槛的。

于峰提醒,还有一种可能,是生产厂家在后续生产过程未按送检标准进行,因为厂家在做3C认证一般都是送样的,即使送样产品达到认证标准要求,厂家在后期批量生产中出于节省成本偷工减料或其他方面原因,也会造成产品质量。

对于安全座椅高发的另一个问题阻燃性能不达标。记者了解到,常用安全座椅面料内层为聚酯纤维棉,且经过阻燃处理,有效减慢布料燃烧速度,减缓对车内儿童造成的二次伤害,为救援提供缓冲时间。阻燃方式包括化学阻燃和物理阻燃两种,化学阻燃主要是在面料里添加阻燃剂,物理阻燃则主要依靠增加面料的厚度和密度来实现。频繁清洗会导致化学阻燃剂功能减弱。

此外,生产座椅本体和配件使用的塑料是否为没有经过降级处理的原生塑料,内部填充材料是否为缓冲性和吸震性能更好的高强度聚苯乙烯泡沫(EPS),对安全座椅的安全防护性能都有重要作用。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厂家使用的是原生塑料还是再生塑料,是高强度聚苯乙烯泡沫(EPS)还是普通泡沫,阻燃面料使用的阻燃剂是否充足、无害,这些东西普通消费者是不容易鉴别的,也是不少厂家偷工减料的地方所在。

值得注意的还有产品标识和安装、使用说明书不合格,也成为近年来儿童安全座椅抽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张小小的说明书不合格,曾经不止一次让消费者付出过生命的代价,看似容易被忽略的小问题,却是在实际安装使用中能否给予正确指导和提示的重要一环。

产业尴尬和前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儿童安全座椅生产制造国,相关生产技术水平和标准已经与国际接轨,相当成熟。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儿童汽车安全座椅产量已经突破1500万个,2018年全国产量大约为1787万个,2019年产量在2000万个左右。儿童安全座椅市场规模也在不断走高,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33.19亿元,同比上涨37.7%,近年来平均增速达到2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生产量上千万的儿童安全座椅仅有不到两成是国内市场消化的,其余的均远销海外,不少海外品牌儿童安全座椅都是在中国生产的。2018年国内安全座椅销量为284万个左右,仅占国内产量约15%,但近年来国内销量增速非常快,2014年国内销量仅94万个,到2018年已经增长了约2倍。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属于典型的轻工产业,生产制造企业大多分布在儿童玩具制造业相对发达的区域,以江苏、浙江、福建等地为主。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条件的提高、家用汽车保有量提升及对婴幼儿乘车安全风险意识增强,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等耐用消费品的购买欲望及消费水平和需求有望持续提振。

市场的扩大和消费者安全、法律意识的提升,都会倒逼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不断完善。2012年中国《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是国内首个有关儿童乘车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从2014年以来,上海、山东、深圳已经出台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地方法规,南京、重庆等地方正在加紧修订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地方性条例,这些举动都将为全国范围立法的实施打下基础,也会促使相关企业提升研发和生产制造水平,逐步降低不合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于峰称,中国儿童安全座椅的生产制造、检测认证水平目前都出于世界领先,能具备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儿童安全座椅的企业,也都是具备一定基础的,消费者还是应该对市场的向好发展有信心。

江苏乐贝贝安全座椅有限公司提醒,挑选安全座椅时,首先不能选择带有刺激性气味材料的儿童安全座椅,其次要选择舒适透气进行防火处理的面料,选择ISOFIX的固定接口;最重要的是儿童安全座椅的内部填充物和主体塑料用材,好的儿童安全座椅都会使用优质的EPS或EVA材料填充、选用没有降级处理的原生塑料。在安装使用安全座椅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的提示操作,注意警示标识的事项,不能随意操作。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