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上海市举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观看直播),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透露,在疫苗研发方面,多路线部署推进的疫苗研发均取得良好进展,mRNA疫苗,已启动灵长类动物毒理和药效预实验,预计4月中旬临床试验;病毒样颗粒(VLP)疫苗,小鼠免疫实验已产生特异性抗体。
在药物研发方面,张全称,坚持“老药新用”与“新药和疫苗研发”并举。“老药新用”研究有序展开,羟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研究列入国家应急科技攻关专项。截至到3月15日,羟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累计入组184例,参与医院21家。同时,抗体新药研发取得积极进展;通过178万样次化合物的筛选,得到了一批活性化合物。
在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方面,上海科学家团队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为诊断技术的快速推进和药物疫苗开发奠定基础;上海病毒学和流行病学的专家依托P3实验室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着力破解病毒特性与传播致病机理。流行病学研究团队围绕新冠肺炎的传播模式、发展和扩散趋势等,持续开展研究调查,并就上海市疫情传播趋势、返城人群疫情防控、输入性疫情防控等方面研究提出应急预案和对策建议。
在内容创制方面,围绕“科学防疫”“心理疏导”等主题,发挥科学家、医务工作者和专业科普机构作用,向公众发布科学防护、科学生活的倡议和共识,以权威声音回应市民关切。此外,各类科研单位、科技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目前,本市承担各类国家和本市重大创新项目和工程的科研单位已全面复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复工率达96%。
张全表示,下一步,一方面“聚焦当前”,进一步强化协作攻关,加快推进药物、疫苗等重点任务研发进程。另一方面“着眼长远”,统筹各方优势科技力量,开展平台能力建设,完善应对重大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科技协同攻关体系,着力提升预防和应对能力。
在全球健康融资艰难的背景下,全球疫苗免疫联盟日前成功筹集到超90亿美元的资金。
深耕细作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系统谋划工业发展,加快健全服务配套,充分发挥科创资源作用,奋力一跳、追求卓越,力争上游、争创一流,努力把自身多重优势更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管理短板,深入推进雨污混接整治,完善厂站网一体化运维管理体制,切实提高排水能力和效率。
期待通过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推动更多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和业务服务的交流合作,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
要把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摆在突出位置,狠抓责任落实,形成各方合力,共同做好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