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站得有多高,现在摔得就有多疼。这句话用来形容华谊兄弟或许十分贴切。曾经的“影视一哥”华谊兄弟,日前以巨亏近40亿元震惊了市场。
1994年成立的华谊兄弟,于2009年登陆创业板,成为“中国影视第一股”。进入资本市场的华谊兄弟更是发展迅猛,从2009年至2017年,营业收入实现了从6.04亿元到35.03亿元的增长,归母净利润也从0.85亿元增长到8.28亿元。2015年度,其市值一度高达近900亿元。
数据显示,在2013年之前,华谊参与出品发行的电影,进入票房前十名的几率非常高。2011年的《建党伟业》,以4.08亿元成为当年票房第五名;2012年的《画皮2》、《十二生肖》的票房都超过了5亿元,跻身当年票房前十名;2013年更是出现了《西游降魔篇》、《私人定制》、《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三部电影,其中《西游降魔篇》是当年的票房冠军。
拐点出现在2014年。华谊兄弟提出“去电影单一化”口号,提出以“三驾马车”共同驱动公司发展,包括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影院、音乐、娱乐营销为代表的传统业务板块,电影公社、文化城、主题乐园为代表的实景娱乐板块,游戏、新媒体、粉丝文化为核心的互联网板块。然而周边业务没做起来,电影业务却先倒下了,2014年华谊兄弟的电影发行份额仅有2%。那一年华谊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撒娇女人最好命》,票房仅为2.3亿元。
经历了一系列风波之后的华谊兄弟连续亏损,2018年亏损10.93亿元,根据其2019年业绩快报,2019年又将亏损39.63亿元。目前,其市值也仅有不到百亿。若2020年华谊兄弟无法扭亏,将会面临着退市的风险。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海阔认为,华谊的迅速跌落,电影主业经营不善是主要原因,同时,实景演出和多元投资不及预期造成了目前困难的局面。华谊兄弟的困境,也折射出了中国电影产业转型期的阵痛。
目前华谊兄弟的影片单里还储备了《八佰》、《手机2》、《749局》、《美人鱼2》等多部影片,2020年,它们在银幕上的表现或将决定华谊兄弟的最终命运。
截至发稿,北京文化涨停,华谊兄弟涨超4%,博纳影业涨超3%,慈文传媒、欢瑞世纪等跟涨。
跌停板上封单超46万手。
赛隆药业(002898.SZ)预计2024年度利润总额、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可能面临退市风险警示。
东方集团披露的2020年至2023年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此外,公司不符合重整条件,因被立案调查且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
若后续经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