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平所属主要保险子公司太平人寿的管理层悄然变动。
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兼任太平人寿董事长的罗熹不再担任太平人寿的法定代表人,改由太平人寿总经理程永红接任。此外,还有董事张若晗和监事冯胜刚、权五奎、于小萍等退出,新增监事朱捷、程治国。
对此,第一财经致电中国太平,公司回应称,此次太平人寿公司管理层的变更是正常的公司经营变动,主要为调整优化内部公司治理的一次尝试。
中国太平表示,从集团企业经营管理角度看,集团领导兼任下属公司非执行董事长,不再担任其公司法人。首先,避免了角色履职冲突,有利于子公司董事长从集团角度开展公司治理工作。其次,更好实现了权责统一。改由子公司总经理担任企业法人,对外独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切实承担起公司经营管理职责,同时也便于集团各职能部门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从而在集团和子公司两个层面实现履职到位。
中国太平称,集团领导兼任下属公司的非执行董事长,一方面,能够确保子公司更好地落实集团战略部署;另一方面,有利于子公司加强对集团的工作汇报和沟通,从而形成既统一高效,又协同联动的集团与子公司“两级法人”组织管理架构,推动实现基于公司治理的价值创造和效率提升。
中国太平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保险公司之一,今年是其成立的第91年,与此同时,中国太平也是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保险公司。
一般来说,境外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10%是国际化保险企业的“入门标准”,去年上半年,中国太平境外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为11%,刚刚跨越国际化保险企业的准入门槛,而这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能够跨越该门槛的保险机构。
但就境内业务来说,中国太平却并未如此拔得头筹。从市场占有率来说,在2019年之前,太平人寿排在国寿、平安寿险、太保寿险和华夏人寿之后,与泰康、新华保险不相上下。
不过,在2019年,中国太平开始奋起直追,其总保费达到1957.8亿元,同比增长16.3%,营业收入首次超过2200亿元,总资产超过8200亿元,管理资产超过1.4万亿元,创出了历史最好水平。
27日,上证所、深交所就调整主板风险警示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比例有关事项公开征求意见,拟将主板风险警示股票价格的涨跌幅限制比例由现在的5%调整为10%,调整后与主板其他股票保持一致等。
目前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
国有企业要根据功能定位逐步调整优化股权结构,形成股权结构多元、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
聚焦投资者保护,站稳人民立场。依法打击欺诈发行和财务信息披露造假,完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