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社论:疫情下稳就业就是筑牢基石

第一财经 2020-03-26 22:20:07 听新闻

作者:社论    责编:计亚

危中有机,这是不变的规律,可以看到疫情的暴发和防控也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

无论如何强调消费对经济稳定及增长的拉动作用,都不过分。去年全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2万亿元,增长8%,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7.8%,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连续6年保持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的地位。由于新冠疫情的冲击,当前扩大内需,增加消费仍是重中之重。而其基础是保持就业形势的稳定。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谈不上消费。

下一步,要稳住就业的基本盘有3个方面需要重视。一是要保证重点人群的就业;二是要创新就业形式,充分利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求职者提供更多就业选择机会;三是要尽力争取实现较高质量的就业。

保证重点人群的就业需要抓住两头——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稳住了这两头就稳住了就业的基本盘。毕业生此前基本没有经济收入,也无失业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他们更渴望就业。而农民工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虽正在逐步完善,但他们还是弱势群体。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针对就业市场需求下降、毕业生求职延后等情况,实施意见提出了扩大企业吸纳规模、扩大基层就业规模、扩大招生入伍规模等5个方面有针对性的举措。

数据表明,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874万,创历史新高,加上往届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本来就较大,又遭遇疫情突发,毕业生实习求职都会受到影响。

近日,有一家央企宣布追加3500人高校毕业生引进专项计划。这是该央企首次在一年内两次组织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年度引进计划超过1万人,是2019年的2.3倍。可以预期,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国企向应届毕业生抛出“绣球”。

受疫情冲击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农民工就业。根据日前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已有1亿农民工外出务工,占春节前返乡农民工的80%。但这一数据与高达近3亿的农民工总量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相信后面还会有更多促进农民工就业返岗的优惠政策出台。

危中有机,这是不变的规律,可以看到疫情的暴发和防控也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这一点在今后稳就业中也应得到充分重视。

日前,人社部等三部门遴选确定了16个新职业,包括网约配送员、人工智能训练师、全媒体运营师、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无人机装调工等。这次公示拟发布的新职业,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迸发出新动能,也给求职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

第三点是要力求高质量的就业。

从上述人社部公布的新职业看,健康照护师、网约配送员,从表面看都未必是什么“高大上”职业,但这些职业表现出来的潜能,是真正打动人的原因。有社会需求的职业,就是最有前途的职业,也是高质量的就业。

当前,一些新职业普遍存在人才供给缺口。比如,伴随人口老龄化,社会康养需求和市场消费需求急速增加,居民用于健康检测、康复医疗、家庭照护等康养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快速增长,过去传统的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已难以满足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照护需求。这个“风口”带来的市场规模谁都无法准确预料,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机会是给有判断力、有智慧、敢于付出的人留着的。

高质量就业还有一个机会,这就是国家推出的大规模职业培训计划。近年来,我国技工求人倍率一直维持在1.5以上,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维持在2以上。国家层面对此问题高度重视。早在去年上半年,就提出了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确定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最近,针对复工复产的实际需求,相关部委又及时跟进并出台多项政策措施。这也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机会。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