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3月31日10点,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75万例,死亡病例为3.6万多例,短短几天时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数据持续飙升,原因都有哪些,来看相关的分析。
按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的说法,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数据其实是至少两周前感染情况的集中体现。虽然目前各国都已出台空前严格的抗疫措施,但要看到显著效果仍需时日。换言之,两周甚至更早之前,一些国家的政府和民众对疫情威胁认知还不够,未能采取足够有效的防控措施。
以最新的疫情“震中”美国为例。美国《科学》杂志1日的一篇文章用“支离破碎、混乱不堪”来形容美国的疫情应对工作。文章指出,美国“缺乏强有力的全国性协调”,“政治领导人发出的信息”给抗疫工作带来困扰。甚至到3月11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全国电视讲话中仍在向民众传达疫情并不严重、感染风险“非常低”的信号。
随着各国检测范围扩大和检测效率提高,全球确诊病例数猛增,这说明此前检测的严重不足是造成疫情恶化的重要原因。2月中旬,美国每百万人中只有约2.4人接受检测。此后到3月初,随着美国扩大检测范围,确诊人数迅速增加。但截至3月28日,美国每百万人中仍只有2250次检测。在疫情严重的欧洲,缺乏检测试剂盒和快速检测方法仍是各国面临的难题。
此外,医疗资源不足以及管理方面等原因导致一些国家重症患者难以入院,从而造成高病亡率。
患者症状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症状,例如支气管炎或肺炎,这些疾病可能是由流行病暴发期间大量病原体传播引起的;而痰中带血丝通常是剧烈咳嗽的结果。
蒋荣猛表示,流感病毒会破坏呼吸道屏障,可能会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如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重症肺炎。
日本在今年农历新年成为众多中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大S的不幸离世似乎让人们觉得“日本不安全了”。但所闻可能并非真相的全部。
很多人在异国他乡旅行时,可能因为怕麻烦或语言不通而抱有“扛一扛等回国再治”的侥幸心理。对于一些轻症吃点药“扛一扛”可能还能过去,但碰到重症时,如不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
大S年仅48岁肺炎去世,可能与她的基础疾病也有一定关联,加之不少明星年轻时为追求体重目标而进行的过度减肥,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