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早前大跌后,近期全面反弹。美股3月下旬至今大涨约20%,市场是否展开V型反弹?香港金融技术分析师协会会长陈健祥表示,当前的市场情况不能理解为调整结束,而是熊市第二期。分析美股近100年的6次大跌,除了本次大跌,还有1929年大萧条、1974年石油危机、1987年股灾、2000年互联网泡沫、2008年金融海啸。历次大跌后通常有6-8周反弹,然后再进入约35个月的长期下跌。
陈健祥表示,和本次熊市比较类似的是1929年大萧条时期的市场表现。这两个时期的下跌均是从历史高位、從长周期顶部开始,而且均呈现断崖式的下跌形态。而其他三次大跌的形态是“之”字形,从上升周期的中段开始下跌,跌势较缓和。预计本次熊市第二期反弹同样维持6-8周,道指将升至约25200点,在5月中后,美股可能再进入一个长达至少30个月的下跌周期。预计美股大底出现在2023年,届时道指处于100年通道底部,即15200点左右。
至于香港股市,陈健祥表示,下跌通道同样正在运行,预计本次恒指反弹至25200点附近后再下跌,未来两三年跌至17200点左右见底。
A股后市有何配置机会?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警告称,近期的关税可能会推高通货膨胀率,并导致衰退预期上升,“这个问题越快解决越好,因为一些负面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很难逆转。”
机构认为,当前上市公司业绩延续缓步修复态势,后续随着经济基本面回暖有望迎来进一步改善空间。
恐慌指数VIX过去一周飙升近80%。
纳指跌幅一度扩大至5%;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