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作为信息技术最底层的基础设施,近年来投资不断加大。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超过千亿元人民币。
中国已明确将大数据中心纳入“新基建”项目。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20年中国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将突破1万亿元,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30%左右。
“新基建”的需求增加也推动了企业对数据中心的新一轮投资潮。国内高性能数据中心运营商和服务商万国数据董事长兼CEO黄伟,4月10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公司正在通过拓展新融资模式,寻求更广泛的资本筹措渠道,来加大对新基建的投入。
黄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万国数据已经投入运营的数据中心的机房面积约为22.6万平米,按每个机柜平均2.5平米计算,机柜数量约为9万个。“数据中心是一个投资回报周期很长的行业,可能需要十几年的投入,我们保守预计将于两年后实现盈亏平衡。”黄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万国数据2016年11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上市以来股价翻了超过6倍。近一年来,股价涨幅超过30%,市值突破了77亿美元。
根据万国数据3月19日公布的2019年全年财报,净收入5.9亿美元,同比增长47.6%;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增长至2.6亿美元,同比增长74.3%。
黄伟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满足为日益增长的超大型数据中心需求,除了进行公开市场的融资外,另一种提供资金的方法是通过私募,比如与机构投资者,私募股权或主权财富基金建立合资企业。
去年万国数据首次尝试与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开拓运营超大规模定制化数据中心。黄伟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了背后的逻辑。
黄伟说道:“资本市场是我们目前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但是我们也不能永远依赖资本市场,它也有窗口期,比如在金融危机的时候,融资就会比较困难。如果通过控股在资本市场融资还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我们通过成立合资公司,能获得进入私募市场的机会,这是一种全新的融资模式。我们未来希望把公开和私募渠道的融资混合使用,也会使用不同的业务架构来满足资本需求。”
美国做空机构J Capital Research在3月26日发布了一份报告,质疑万国数据的资产负债表。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万国数据正按照标准程序准备2019年的年度报告递交SEC。万国数据对此做空报告未作出回应。
在谈到中概股频繁地遭遇做空时,黄伟表示:“美国是相对比较自由的市场,在美国上市就要忍受被做空的事实,我们不能因为做空而否定这个市场好的方面。最重要的是靠良好的记录、以及良好的公司治理制度,用业绩和时间证明自己,来赢得资本市场的信赖。”
小堆和聚变堆都是当下核能的研发和投资热点。
截至发稿,该股涨超12%,换手率7.12%,成交额3.31亿元。
特朗普关税政策正在推高数据中心建设成本,阻碍电网升级,并动摇企业的投资信心。
由于不确定的关税政策,分析师预计可能扰乱AI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供应链,并迫使科技公司重新分配预算,可能削减AI的相关支出,从而进一步挑战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