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盘后,“三桶油”先后交出今年一季度成绩单,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一季度营收皆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中国石油报告显示,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090.98亿元,同比下降14.4%;净利润亏损人民币162.30亿元, 同比下降258.4%。
中国海洋石油第一季度营收415.79亿元,去年同期444.07亿元,同比下降6.3%。
中国石化方面,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5555亿元,同比下降22.6%,净亏损197.8亿元,去年同期盈利147.63亿元。
股价方面,截至今日收盘,中国石油收涨0.46%,报4.38元/股;中国石化收涨0.23%,报4.44元/股;中国海洋石油港股收报8.79港元/股,涨1.62%。
对于业绩下滑原因,中国石化表示,2020年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各种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显著增加。石油石化产品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叠加国际油价暴跌的影响,对石油石化行业带来较大冲击。
中国石油表示,受油气价格大幅下降、销量减少导致营业收入下降,而受营业收入减少以及油价大幅下降导致库存跌价损失影响,公司净利润下降。
中海油在公告中指出,由于当前低油价环境,公司已将2020年净产量目标由520百万-530百万桶油当量调减为505百万-515百万桶油当量,资本支出预算总额由人民币850亿-950亿元调减为750亿-850亿元。
对于2020年后三个季度,中国石油表示,受世界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预计国际原油市场仍供过于求,国际油价低位震荡运行。
中国石油表示,将根据油价变动及时动态调整年度业务发展和投资计划,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回报,强化产业链价值链统筹协调, 实施财务运营创效,严格管控成本费用,加大工效挂钩力度,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确保生产经营平稳有序运行和财务状况健康可持续,努力为股东创造价值。
中国石化则表示,当前,中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被抑制、被冻结的石油石化产品需求正在释放。在经济活动回暖的有利时机,公司将抓好市场开拓、优化调整、挖潜降本、安全生产,尽力降低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动态调整生产经营安排和投资计划,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赖特表示,这一价格对美国油气生产商来说“不可持续”。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自美国进口油气产品趋势暂难恢复,中国进口能源产品来源的多元化趋势将会持续。
行业认为,沙特阿美派息减少,将加剧沙特政府财政压力。
对被告人王宜林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对王宜林犯罪所得财物及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由于国内天然气产销量增加带动相关经营利润增长,中国石油成为“三桶油”中唯一实现一季度净利润增长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