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贫困治理创新助力决胜脱贫攻坚

第一财经 2020-05-13 21:58:44 听新闻

作者:符梦思 ▪ 邢成举    责编:任绍敏

在强化扶贫工作“责任、任务、资金、权力四到县”的原则后,县域成为推动精准扶贫实践创新的重要场域。对于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来说,决胜脱贫攻坚需要在统筹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贫困治理的创新能力。

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我们形成了以县为单位、以脱贫攻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揽子机制和办法,这也是精准脱贫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在强化扶贫工作“责任、任务、资金、权力四到县”的原则后,县域成为推动精准扶贫实践创新的重要场域。

新冠肺炎疫情对于脱贫攻坚的影响集中在复工难、农副产品销售难、复产难和扶贫项目开工难等几个方面。对于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来说,决胜脱贫攻坚需要在统筹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贫困治理的创新能力。

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的完成单元都是县域社会,因此统筹脱贫攻坚与疫情防控的核心主体也是县级党委和政府。从这个意义上看,所谓的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其实就是以县域为单位,以疫情低风险县区为重点,在持续防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脱贫攻坚工作。

在笔者1月初的调研中,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就探索并形成了“四式八法”的资产收益扶贫经验,而该经验不仅让这个国家深度贫困县顺利实现了脱贫,也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发挥了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并助力高质量脱贫的作用,这种经验可以被称为“脱贫攻坚在地化”的集中展现。

所谓“四式”主要针对村级层面,一是入股企业。村集体将生态条件、土地、林地、固定资产及农村集体资产收益权、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茶园果园经营权等入股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村集体入股、折股量化等形式取得收益。截至2019年底,汉滨区共有超过12万农民成为了村级股份合作社的成员,户均年增收1400元。

二是异地置业。该举措重点针对的是偏远村和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村,区政府将搬迁社区商业用房等按照成本价配置给贫困村,贫困村再将这些资产交给区成立的扶贫资产经营公司统一经营管理,从而获得长期稳定收益。2018年,45个深度贫困村村均获得收益约9万元。

三是资产租赁。引导村集体将产业扶贫引导资金用于购置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仓储物流和设施农业等,同时村集体将集体房屋、水利设施、集体林权或是土地等实施对外招租和租赁,以获得相应收益。

四是光伏产业。按照单村或是联村模式建设光伏发电站,截至2019年底已经建成15个光伏电站,年收益2200万元,带动7000多户贫困户户均增收超过3000元。

所谓“八法”主要针对贫困户,其一,订单收购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并与贫困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

其二,园区务工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地方产业扶贫政策的扶持下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获得工资收入,同时全区还设立超过43家社区工厂(基本上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社区工厂),提供了超过3500个就业岗位,这可以让贫困劳动力获得工资收入。

其三,土地流转方面,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流转土地超过35万亩,土地流转金总额约为1亿元。

其四,技术服务即产业帮扶主体和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会根据产业内容,与贫困户建议一对一的技术帮扶或是技术托管关系,同时汉滨区农业部门还为每个贫困村派出了一名农技人员,全区还成立了农业技术帮扶“110”平台,这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技能,同时也降低了产业发展的风险。

其五,同步同业,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专业大户帮助贫困户发展同类产业,按照标准化生产和加工的要求,统一品牌、包装和销售等,以提升贫困户相关产业的产值。

其六,生产托管,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那些没有精力和能力管理产业基地的贫困户采用受托统一管理经营的方式,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保留了农户自身经营相关产业的弹性空间。

其七,反租倒包,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已经建成并顺利运行的产业扶贫基地或是设施重新承包给贫困户,这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贫困户获得产业利润的空间并免除了前期较高的投资负担。

其八,电商帮扶,即由县委县政府扶持电商企业和平台,已建立区、镇和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这些平台在发挥自身渠道和销售优势的同时,帮助贫困户线上销售农副产品,有力抗击了疫情带来的农产品销售危机。

这种因地制宜的创新举措,不仅回应了脱贫攻坚的重要关切,更是有效缓解了疫情防控带来的扶贫工作压力。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经验,而决胜脱贫攻坚就是要让类似的经验做法“各显神通”和“百花齐放”。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