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资讯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产化妆品的蜕变之路:重获新生代青睐

第一财经 2020-05-27 20:44:09

作者:马晓华    责编:杨志

国产化妆品重新“站”了起来:不仅市场份额可圈可点,而且还受到新生代的青睐。

国产化妆品不再是四十年前被国际品牌打压成零的状态了。如今,国产化妆品重新“站”了起来:不仅市场份额可圈可点,而且还受到新生代的青睐。

根据腾讯发布的《2019年国货美妆洞察报告》(下称《报告》),2018年国货化妆品市场份额已达56%,一度领跑的外资品牌正在遭遇市场份额的持续下滑。同等情况下,中国消费者选择本土化妆品牌的比例达到42%;近九成消费者表示初次体验国妆后,愿意再次购买。

国产化妆品崛起之路,并不是那么平坦。第一财经通过对国产化妆品领域相关专家的采访,勾勒出国产化妆品崛起的脉络。

国际品牌来袭

改革开放后,国际化妆品品牌开始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逐渐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在高端市场中甚至处于垄断地位。

“那时的国产化妆品企业连反击之力都没有——没有自己的营销队伍,对于产品的认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天津郁美净集团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张金奎对第一财经表示。

1981年,德国美发护发品牌威娜与天津第一日用化学厂签订了合资协议,成为了第一家进入中国的西方美发企业起。随后便是宝洁和资生堂等大品牌陆续入驻。

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外资进驻中国市场创造了更良好的环境,国际化妆品品牌如鱼得水。

“国际化妆品品牌已经拥有上百年的历史,口碑积累以及产品研发投入、宣传营销、品质内控、流程管理,都相当成熟。当时,国内的企业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与国际品牌之间确实存在差距。”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陈少军对第一财经表示。

正是因为这样的差距,国产化妆品企业基本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我们感觉特别严重的时候,是在世界500强的国际化妆品品牌进来以后,这种绝对一边倒的压力就下来了。他们不像以前合资的形式,进来就是独资,占领市场的速度特别快。一瞬间,洗发水、洗衣粉、洗衣液,铺天盖地。而当时也正值消费理念崇尚国外产品,市场迅速被国际品牌占去。”张金奎表示。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2013年的报告显示,国际品牌占中国化妆品市场的份额在50%至70%之间,处于主导地位。

于是,有些坚持不住的国产品牌选择了合资、或者被并购,有些退出市场。

比如,1996年,活力28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后,双方规定的合资公司洗衣粉产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诺没有兑现;前3年共投入1.84亿元用于“活力28”宣传的广告费用也成了一纸空文。“活力28”这个品牌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消失。

总有国产品牌不轻言放弃

产品品质比不过人家、品牌影响力不如人家、宣传不如人家强大……一些国产品牌选择了放弃,而一些品牌选择了坚守。

“自怨自艾没有意义,一味地埋怨不能给我们活路,我们也不能轻言放弃。要反思,哪些东西需要改造?国际品牌来了,给了我们可以对标的产品,正是我们学习的机会,找出差距,即便活得艰难,也要走下去,壮大自己。”掌管郁美净30多年的张金奎回忆着当时的心情。

面对国内化妆品80%以上的市场被国外大品牌把持、产品订单、订价双下降的严峻形势,郁美净等国产化妆品企业开始了艰难之旅。

“必须加大科研投入,做好品质,口碑才能属于我们。当时连个检测的仪器都没有,软件都缺乏,对于产品的特点缺乏科学数据支持,这些都是我们的弱点。所以,这些年我们的科研投入每年都是两位数增长。”张金奎表示。

在国际品牌全线打压下,从科研、人才、设备、管理、质控、营销,国产品牌企业开始全面补短板。

在产品方面,郁美净研发了鲜奶护肤技术,将鲜奶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提纯添加到化妆品中。天津郁美净集团与南开大学签订《化妆品研发框架协议》,聘请国内专家学者担任技术顾问,该集团技术中心获批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证。直到现在,郁美净已拥有多项知识产权和500多项国家专利。

陈少军认为,国产化妆品在本土被驱逐,主要有两大因素:品牌效应和文化沉淀。“所谓品牌效应,首先需要先有品,才有牌。产品安全有效,品牌和口碑自然就来了。要想有品,必须加大研发投入。早期的研发投入比较低,在外资品牌进来后,很多企业逐步设立了自己的研发部门、研究院,做好品质内控。这才算是国产化妆品的起步。”

在企业加大科研的同时,中国化妆品相关法律也在不断完善。

“法规的完善,其实也是在帮助企业完善自己,包括产品质量、管理等,政府与化妆品企业一起都在努力。”张金奎表示。

数据显示,2018年国货化妆品市场份额已达56%,一度领跑的外资品牌正在遭遇市场份额的持续下滑。这个起步并不算太晚:国产化妆品错过了中国化妆品消费的童年,却没有错过她的青春。

新生代青睐国产潮品

过去的三十多年,国产化妆品一边修炼内功,一边推陈出新。从打造化妆品IP到文化塑造,乃至布局全国的线上线下网络,对国产化妆品牌来说,已经万事具备。

“现在消费理念发生了变化。新生代不再盲目追求大品牌,更看重产品是否适合自己,喜欢自我体验和尝新。长期使用中,消费者发现,国产化妆品的效果并不逊于国际品牌。再加上,产品包装年轻化,品牌被赋予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感等,这都给国产化妆品再出发打好了基础。”陈少军表示。

市场数据也给予国产化妆品满意的回应。腾讯《报告》数据显示,消费者在选择美妆产品时,品牌归属国不再是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部分消费者对国货化妆品持欢迎态度。市场投入带来了品牌增益,本土品牌在女性中的渗透率达到71%。

“故宫口红曾一度卖到断货,相宜本草的植物提取概念深入人心。文化自信、价值回归,是国产化妆品再度夺回市场的重要原因。”陈少军表示。

国际品牌主打一二线城市的中高端市场;国产品牌进行差异化竞争,凭借产品的性价比优势,渠道深度下沉,主打中低端大众护肤需求,抢占广阔三四线市场。

随着新媒体时代来临,化妆品的营销模式不再局限于电视广告、平面广告等传统媒介,而是形成线上线下多维度的营销网络矩阵。

据微博数据中心公布的数据,目前通过微博或者美妆APP了解化妆品的用户占比已超过70%。与此同时,近年来化妆品品牌IP运营的成功案例层出不穷,在吸引市场关注的同时,也为化妆品品牌多元营销提供新的思路。

化妆品行业营销方式的变革在为化妆品公司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国产新兴品牌崛起带来了品牌露出机会。

“国产品牌植根本土市场,更加了解国内市场热点和消费者偏好,决策速度相比国际品牌快。在快速推新,灵活决策方面存在较强的竞争优势,能够快速结合市场热点打造口碑爆款;充分利用新媒体(影视植入)、新渠道(电商)等,更快速地触达消费者。”陈少军表示。

降低消费税助力行业发展

陈少军介绍,化妆品消费税政策自1994年以来,分别在1999和2006年作过两次大的下调,普通化妆品消费税基本取消,而美容修饰类从1994年至2016年间长期未作调整。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观念的变化,美容类化妆品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消费行为,相当一部分人把化妆修饰作为一种文明礼仪和精神状态的体现。彩妆日益成为绝大多数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以及越来越多职业女性必备的日用品。

“这类产品的需求在逐步加大。以前国产销售量与国际品牌差距很大,加上征收高达30%的消费税,更不利于促进中国民族品牌美容类化妆品的发展。由于国内外高档化妆品的差价巨大,大多数中国公民出境时都会购买化妆品,相当一部分购买力从中国市场流失,国家也相应减少了收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曾一直在建议国家对化妆品的消费税作一些调整。”陈少军表示。

2016年9月3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调整化妆品消费税政策的通知》,取消了对普通美容、修饰类化妆品征收消费税。这终于解决了长期以来化妆品消费税税费过高的问题。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全球最大半导体盛会“一位难求”:国产化加速,行业复苏了?

从现场的“一位难求”和热度来看,在2023年半导体设备销量实现了逆势增长的中国市场,不乏追赶的紧迫感,市场需求也只增不减。

03-22 21:13

集采下,体外诊断行业国产化进程在加快

截至目前,地区启动的体外诊断试剂集采已达到九次,涵盖分子诊断、免疫诊断、生化诊断等细分领域。

03-20 18:18

工业母机:高端设备国产化加速 行业有望迎来爆发丨微研报

海通证券研报指出,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工业母机是直接受益的板块。短期看,在制造业复苏及机床出海需求下,市场有望回暖。长期看,随着制造升级的推动下,国内工业母机行业发展迎来高端突破机遇。

03-07 13:51

AI赛道的“下一件大事”?AI消费类硬件能否重获风投青睐丨亚太话题

从去年的ChatGPT,到今年的Sora,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一次次惊艳全球。眼下,硅谷的工程师又都开始争相抢占AI赛道的“下一个大事情”,即AI硬件。消费类硬件曾是科技界“跳动的心脏”。但近年来,由于风险投资机构对研发消费类硬件的高成本和高风险望而却步,消费类硬件发展举步维艰。但新的AI硬件创业时代和生成式AI技术可能会改变这种心态,风投资金可能重新将目光投向消费类硬件企业。据报道,OpenAI的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已与苹果前设计总监伊夫、软银首席执行官孙正义合作成立了一家硬件企业;三星也正把其最新智能手机作为“人工智能手机”进行营销;谷歌正将生成式 AI 集成到其硬件产品中。亚马逊的智能音箱产品也将迎来生成式 AI 的加成。

02-29 12:51

AI赛道的“下一件大事”?AI消费类硬件能否重获风投青睐

在生成式AI技术加持下,被喻为科技界“跳动的心脏”的消费类硬件初创企业能否赢回风投资金的青睐?

02-28 15:33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