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布鲁斯·卡斯曼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有效而迅速的疫情防控使之成为最先迈入重启复苏的国家。摩根大通看好中国经济复苏的内在潜力,现阶段面临的更大程度上是其他国家的防疫形势和经济反弹步伐所带来的外部风险。
摩根大通预计,全球经济上半年年化萎缩18%,或创二战以来最大跌幅。伴随各国逐步放宽防疫措施,初期的经济复苏势头强劲,欧美经济体GDP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实现两位数字增长。另一方面,鉴于目前仍然没有应对新冠病毒的疫苗问世,且疫情期间企业和家庭收入锐减造成的长期投资和消费行为改变尚有待观察,在全球各地央行和政府祭出的短期宽松刺激政策过后,经济复苏的持久性将受到考验。上述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这一场经济复苏或将是不完全的。
小摩预测,在疫情结束以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余额可能飙升至8.5万亿美元。但是,考虑到疫情防控造成商业停摆的特殊性,与以往经济危机不同,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携手财政部史无前例的纾困措施仍然是值得的。同时意味着,未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将面临更大的未知考验。
展望下半年,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考虑到外部环境带来的出口不确定性,以及去年三、四季度的高基数影响,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下半年宏观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力,加快财政支出,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并期待在稳定股市、楼市、人民币汇率等方面出台更多增量政策。
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或将不再仅仅凭借其体量规模赢得全球关注,也将凭借这些难以复制的稀缺属性,成为全球价值链重塑中的关键支点。
可以将未来的投资部分导向“消费端”。面向消费端的投资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经济效率、释放消费潜力、激活市场活力,是打通投资与消费良性循环的关键。
声明表示,鲍威尔并未讨论他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只是强调政策路径将完全取决于即将发布的经济信息及其对经济前景的影响。
近期,外资机构密集上调对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预期,进一步释放看好A股市场投资价值的信号,引导更多增量资金增配中国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