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赴美含泪敲钟不可持续,注册制开辟中国资本退出新渠道

第一财经 2020-06-10 20:38:49

作者:邱智丽    责编:刘佳

“未来1-2年内中国IPO或将迎来爆炸式增长,预计2021年将超过纳斯达克的IPO速度。”

“一级市场含泪敲钟,二级市场关灯吃面。”被视为2019年创投市场的典型现象。伴随疫情的冲击,投资机构在“募、投、管、退”全环节面临压力,行业马太效应越发明显。

“LP出资变得更为谨慎了,越来越讲究精准投资,会更关注GP以往的投资业绩和资源嫁接情况,中小投资机构会越来越困难,而头部机构会聚集更多的资源。”毅达资本董事长应文禄告诉第一财经。

在资本寒冬和疫情的双重冲击下,募资形势空前严峻,LP出资更加谨慎,募资周期延长。根据投中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VC/PE市场新基金数量腰斩,创投交易数量骤减七成。为维系自身企业正常运转,多方LP收紧资金口,出资节奏放缓或停滞。

面对愈加复杂的全球经济格局,以及境内资本市场的改革深化,新周期之下,资本的退出渠道也在发生变化。

“很多公司去美国上市含泪敲钟没有必要。”在投中信息和投中网主办的“第14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上,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表示。

他指出不少公司在美国上市后股价腰斩或膝斩,每天10-20万美元的交易量,投资人根本走不了。“估值在50亿美金以上的优质公司去美国上市是可行的, 其他的含泪赴美上市毫无意义。目前香港市场、科创板等都是利好机会。”朱啸虎表示。

投中信息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投中资本管理合伙人陈颉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中概股将迎来私有化回归浪潮,IPO退出之路将愈加广阔。由于中美关系存在巨大不确定因素,以及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恶劣事件的发生,中国公司纷纷希望在香港上市或者在香港二次上市,未来将会有一波中概股私有化和回归浪潮。

此外另外一大退出路径的改变是A股市场。从去年的科创板到今年年底之前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未来IPO退出之路会变的越来越宽敞,但同时市值两级分化也会变的越来越清晰。

“门槛下降、包容性更强、确定性更强,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后一次政策红利,一定要抓住。”达晨财智总裁肖冰强调。他认为人民币基金的发展受资本市场发展变化影响极大。2006年股改全流通挽救了人民币基金,2009年推出创业板,使得A股退出渠道更加畅通,而此次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也远远超出预期。

资本市场的变化影响了人民币基金的退出渠道,此前影响退出最大的不利因素是发审制度和IPO暂停,申报上市和过会上市时间完全不确定,到底哪类公司能上市也不确定,背后是窗口指导和隐性门槛。同时IPO多次暂停,几个月甚至一年,对人民币基金打击巨大。

肖冰认为此次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解决了上述不确定性问题。上市时间确定为六个月,大部分企业在4-5月,甚至两个月就可敲定,审批效率超过美国。此外能不能上市也非常确定,不能上市的公司在受理材料时就会终止,大大节约时间、提升效率。

“此次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的推出,一方面将极大推动IPO的发展,鼓舞LP;另一方面也将促使交易所良性竞争,使得服务更好、更加市场化、更易沟通,推动资本市场发展。”肖冰表示。他认为,未来1-2年内中国IPO或将迎来爆炸式增长,预计2021年将超过纳斯达克的IPO速度,创中国历史记录。

但与此同时,肖冰也提醒投资人必须警惕估值泡沫。“未来中国IPO市场会逐渐趋于理性和成熟,标志是大面积新股破发和发行失败,投资人不会盲目追新股,并购重组会成为主要退出渠道。”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