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价值风向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心脉医疗:为血管介入器械的进口替代“搭桥”

第一财经 2020-06-12 14:43:38

责编:王艺

制度包容、审核高效,这是科创板带给企业的制度红利。坚守自主创新、重视研发投入,这是心脉医疗向行业演示的发展路径。
科创板上市公司“云走进”系列活动(长三角专场)——走进心脉医疗

制度包容、审核高效,这是科创板带给企业的制度红利。坚守自主创新、重视研发投入,这是心脉医疗向行业演示的发展路径。6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第一财经联合推出科创板一周年特别活动——科创板上市公司“云走进”系列活动(长三角专场)。首场活动,将带领投资者一起走进心脉医疗。

心脉医疗成立于2012年,主要从事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研发,心脉医疗掌握了涉及治疗主动脉疾病的覆膜支架系统的核心设计及制造技术;依托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术中支架系统、外周血管介入等产品,形成了微创介入治疗主动脉血管疾病领域较为齐全的产品线。

2019年4月11日,心脉医疗正式向上交所科创板提交申报材料。同年6月19日,心脉医疗通过科创板上市委的审议,7月2日,证监会同意公司的注册申请。7月22日,心脉医疗作为科创板首批企业之一鸣锣上市。这也是自科创板接受企业申报以来,第一家由港股上市公司分拆而来的申报企业。

“登陆科创板后的这一年,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心脉医疗很多在研项目得以快速推进。高科技企业离不开人才,上市对企业品牌形象与公众影响力有非常大的提升,这也将有利于公司引进高端人才,保证研发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登陆科创板也能更好地提升公司治理与企业内控,我们将更严格地要求自己,这也将推动企业进入更长久的良性发展。”心脉医疗总经理苗铮华表示。

从申报科创板到正式上市,心脉医疗历时102天。但为了打破跨国企业和国外产品主导的格局、推进主动脉和外周血管介入器械的国产化进程,心脉医疗的团队进行了十多年的深耕。

就全球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目前企业规模和竞争力整体都需要提升。而对比领先的跨国企业,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也有待强化。

“我国医疗器械尤其血管介入耗材的研发和生产,较欧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但同时,我们也保持着从跟随、到并行,再到部分领域实现超越的发展进度。这个过程中,坚持自主研发、坚持培养自有人才梯队、坚持研发的高投入,对企业发展非常必要。”苗铮华称。

最新发布的年报显示,心脉医疗2019年实现收入3.3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39%、44.92%。而在同年,心脉医疗的研发投入为0.61亿元,研发费用率达14.84%,持续加大投入力度。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