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发言人表示,5月份,服务业生产形势明显改善,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0%,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信息、金融、房地产等行业较快增长对服务业带动作用明显。今年以来,互联网、数字经济等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信息服务业快速增长。1—4月份,移动互联网累计接入流量同比增长36.6%。5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2.9%。金融支持加大、信贷投放增加,金融业稳定增长。5月份,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2%。房地产销售好转、投资降幅收窄,房地产业生产改善。5月份,房地产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1%。上述三个行业合计拉动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3.1个百分点。
下阶段,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服务业复苏态势有望持续。但要看到,受居民担忧情绪影响,接触型聚集型消费复苏较慢,相关行业复产水平仍然偏低,是制约服务业稳定恢复的主要因素。5月份,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21.7%,餐饮收入额下降18.9%。推动服务业持续恢复要下更大力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积极保就业稳收入促消费,落实好减税降费举措,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努力为服务业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面对服务零售“非标化”与“规模化”的天然矛盾,大型互联网平台正积极发挥技术能力优势,成为破解困局、驱动行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7%、50.5%和50.7%,三大指数均有所回升,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
我国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宏观政策留有后手,可以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积极应对,将继续为经济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随着各项稳定房地产的政策加快落实,房地产市场继续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在迈进。
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171亿元,增长5.0%。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184324亿元,增长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