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A股指数维持震荡走势,但前期领涨的医药生物板块出现大面积下跌,好在消费电子和券商等板块接棒做多,两市交投情绪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公募机构认为,医药股走强已有半年之久,资金获利了结的意愿较强。随着盘面热点转变,接下来可关注低估值和前期滞涨板块的补涨机会。其中,化妆品和在线消费等细分消费领域以及底部回调充分的科技股,后市均有望获得超额收益。(中国证券报)
填补公募基金在“科技金融”债券基金领域的空白。
低利率时代的红利策略。
业内人士认为,公募管理人正在重构渠道合作策略,渠道的投入产出比成为关键考量
科学合理且能够及时更新的产品风险评级是保护投资者的一道重要屏障。
此次改革方案从根本上打破了“唯规模论”的考核方式,自上而下层层突破。股东改变对基金公司管理层的考核,管理层改变对基金规模、业绩的考核,基金经理改变对“收益”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