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已久的上海电气(601727.SH)分拆风电业务上市,又有了新进展。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 月 20 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所属控股子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风电”)于 2020 年 6 月 18 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材料,并于 2020 年 6 月 19 日收到上交所出具的受理通知,决定予以受理并依法进行审核。
风电业务是近年来上海电气业绩的最大亮点之一。今年4月29日,上海电气发布2020年一季报,受疫情冲击,一季度业绩出现下滑,其中营收147.05亿元,同比下滑28.32%;归母净利润1.14亿元,更是同比大降85.11%。
然而风电的新签订单却实现了高速增长,上海电气报告称,一季度公司新增风电设备订单 186.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553.9%。风电设备的新增订单金额,占一季度上海电气总新增订单金额(436.0 亿元)的42.80%,风电业务在集团新增营收中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根据《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分拆所属子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至科创板上市的预案(修订稿)》, 电气风电在历史期盈利情况存在一定波动,2017年和2018年分别实现净利润约0.21亿元和-0.52亿元;随着2019年风电行业迎来“抢装潮”,行业需求旺盛,公司订单及销售规模大幅增,2019年电气风电实现净利润2.52亿元,
看起来,电气风电的盈利能力取得了较大进展,不过其申请上市的时间节点,正面临着两大业绩上的挑战:一是风电的补贴时代即将结束,陆上风电项目2021年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海上风电项目2022年之后不再补贴;第二则是疫情下风电设备订单能否及时交付,能否完成全年交付预期。
在上月举办的海上风电产业链的全球协同发展线上会议中,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缪骏曾直言,疫情确实造成了一些困难,但上海电气今年希望交付或者在排的海上风电机组计划约2-2.2GW左右。
缪骏分析称,大概在6月下旬和7月的时候国内企业会感受到,关键部件会有一些缺口。所以今年上半年的排产和出货仍会有影响;下半年,客户提货的速度快速提升,而上游供应链的影响还没完全传递过来,将产生比较严重的剪刀差影响。
不过缪骏仍表示了对未来的乐观,他认为明年是海上风电补贴的最后一年,客户需求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上海电气可能需要交付超过4GW。“总体而言,明年交付的保障还是比今年要好,今年是陆上抢并网,今年这一波高峰过去后,供应链产能明年会对海上风电支持更多,会有更多转移到海上风电上,比如轴承、叶片等今年紧缺的关键零部件,明年对海上风电的支持会更好一些。”他说道。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将临时提案股东持股比例由3%降低至1%,并规定公司不得提高提出临时提案股东的持股比例,为中小股东提案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硬科技企业成为主力
上周沪深北交易所新增受理1单未盈利企业的IPO申请、2家拟IPO企业过会、2家企业的IPO申请终止审核、1家企业获得注册批文。
科创板始终锚定“硬科技”定位,以创新引擎培育新质生产力,汇聚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成长性强的科技企业,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
2024年,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营收增长亮眼,近9成实现了营业收入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