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股转券商支招精选层投资:短期打新,中长期看转板预期

第一财经 2020-06-23 20:16:38 听新闻

作者:周楠    责编:石尚惠

“短期市场情绪,中期合理估值,长期公司质地。”

精选层已进入打新倒计时阶段。6月23日,首批获证监会核准的拟精选层公司颖泰生物(833819.OC)、艾融软件(830799.OC)启动询价。7月1日,两家公司将率先开启申购。

“目前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投资者报价比较积极。两家企业开始询价,这标志着新三板精选层公开发行进入冲刺阶段。”全国股转公司中介业务部副总监陈霞表示。

询价陆续开展,精选层打新大幕即将拉开,百万投资者和以公募基金为主的网下投资者“摩拳擦掌”。据安信证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师诸海滨团队测算,中性假设下,首批打新收益率或在1%~2%,年化4%~8%之间。

“短期市场情绪,中期合理估值,长期公司质地。”对于精选层个股涨幅影响因素,开源证券中小企业服务部负责人彭海概括称。

在当天举办的新三板精选层公开发行与投资价值前瞻云峰会上,上述股转公司、券商人士,和公募、私募机构人士共同探讨精选层打新要点,以及新三板中长期投资机遇。

精选层投资的风险因素亦不容忽视。在中信证券新三板业务部执行总经理张剑霞看来,由于部分拟精选层公司估值“水涨船高”,现阶段,紧盯一二级市场估值差的获利方式已有一定风险,建议长期布局时可综合关注基础层和创新层的股票。

两大打新群体策略应各有侧重

精选层打新“吸引力”之一是其高中签率。由于精选层打新采取现金申购、比例配售,即申购越多、获配越多。

“我们在向投资者做介绍的过程中,一个通俗的说法叫‘申者有其股’,虽然不是那么准确。基本是说在采取比例配售的情况下,只要申购的时候足额缴付资金,那么投资者都可以获得一定数量一定比例的股票。”陈霞提到。

面对脚步临近的精选层打新,个人投资者和网下机构投资者如何备战?

不同于A股,精选层公司询价环节无底仓要求,打新不需要市值门槛,申购环节为现金申购,投资者在申购日需全额缴付申购资金。

从实际操作来看,对于个人投资者和网下投资者来说,均需提前预留现金以进行全额预缴。同时,诸海滨提到,两大投资群体在投资策略选择上应各有侧重。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他表示,小资金投资者由于有“时间优先”的情况,建议于申购日当天提早申购;对于网下机构投资者,网下询价需注意高价剔除比例分5%和10%两档。

“网上中签率与发行价格呈反比,要关注所申购公司的成长性、公司地位、估值三者的匹配来进行取舍。”诸海滨说。

拉长时间线来看,在参与精选层公开发行赚取相对较低风险的打新收益,即前期收益后,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建议,对新三板的投资,投资者可进行中长期配置。

“对新三板的长期投资策略可放宽到3年以上,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基础层中具备高成长性的‘小而美’的潜力企业,陪同企业从基础层到创新层再到精选层,甚至转板上市,追逐升层投资带来的红利。”周运南称。

公募基金投资精选层考虑三方面

公募基金入市参与投资新三板,是此次新三板深改重磅举措之一。目前市场上成立的可投资精选层的基金均为混合型基金。

对于精选层投资机遇与公募产品设计,华夏基金研究发展部副总裁李曾提到,此次华夏基金配备了专门的投研人员,投资新三板整体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基金管理人开发的选股模型,确定备选股票库。”他提到。

具体来看,华夏基金新三板精选层股票备选股的标准有四项:上一年收入不低于1亿元、上一年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最近20个交易日平均市值不低于5亿元;公司近一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或者最近两年累计研发投入合计超过5000万元,或者最近20个交易日平均市值不低于15亿元。

富国积极成长基金经理杨栋则表示,公募基金投资精选层,整体采取投成长股的选股方法、理念,具体关注三方面。

“第一是行业趋势、市场空间,第二是公司管理层的企业家精神,第三是公司财务报表,看重资产负债、现金流量等基础指标以确定公司经营稳定性,和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他称。

打新风险:短期注意流通盘带来的抛压

博取精选层短中长期收益的同时,风险不容忽视。从短期来看,诸海滨提到,精选层初始流通盘较科创板略大,投资者应注意抛压。

对于小资金投资者,由于精选层实施比例配售,并非摇号抽签,对于100股的小额申购的投资者,申购时间越早优势越大。

估值差套利也是可能出现的情况之一。力鼎资本创始合伙人高凤勇表示,精选层投资后期或会出现投资分层现象,分层将体现为,有显著转板预期的公司估值可能会向沪深板块贴近。

“一旦出现比较明显的估值差就会有公司进来套利。”他提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