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海南热”吸引了哪些人才?近15%外地求职者来自广东

第一财经 2020-06-23 22:05:15

作者:林小昭 ▪ 何乐舒    责编:杨小刚

即使在疫情期间,全国人才供需规模收缩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海南的人才供需规模依然是2016年一季度的近2倍。

自贸港建设给海南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海南热”持续升温。这一过程中,海南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不言而喻。

近日,海南省人社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吸引留住高校毕业生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若干政策措施》,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允许离校三年内的全日制本科学历及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在海南先落户后就业(三沙市除外)。此前的3月,海南还提出,面向全球招聘三万余个岗位人才。

那么海南当前对人才的吸引力如何?人才供需的整体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和短板?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发展报告》(下称《报告》),当前海南的人才吸引力不断提升,即使在疫情影响下,依然保持了供需规模的相对扩大。但也存在相应的人才结构相对单一、缺乏技术类人才等问题。

引力不断提升琼粤两省人才流动频繁

近年来,一系列的利好政策促进了海南的经济发展,释放了就业岗位,吸引了更多求职者来琼。

《报告》显示,2016年以来,海南省人才招聘需求规模快速增长,并在全国人才招聘规模平稳甚至收缩的2018~2019年保持住了增长态势,2019年四季度需求规模指数达2.45,即招聘人数是2016年一季度的2.45倍。

即使在疫情期间,全国人才供需规模收缩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海南的人才供需规模依然是2016年一季度的近2倍。

聚集人才的过程中,对外地人才的吸引力是一个重要指标。随着海南经济实力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人才流向海南发展的信心明显加强。《报告》显示,以2016年为基数,2019年的求职者规模指数为1.68,表示向海南投递简历的外地人才3年增长68%,并且逐年人才流入的规模加速明显。

此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选择了海南。海南吸引海归求职者的规模指数在2019年达到了1.92,较2016年近乎翻倍。

从外地求职者的来源地来看,2019年海南外地求职者中,14.28%来自广东,居首位。同时,广东也是海南省最大的人才流出地,2019年有意去外地发展的海南求职者中,有28.84%选择了广东,这一比例不但与位列第2的江苏省拉开22.1个百分点的差距,也高于第2位到第6位意向流出省份的总和,形成绝对优势。

从历史上来看,1988年海南建省之前,就隶属于广东,两地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再从经济外溢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三大经济圈之一,优先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海南对大湾区而言拥有区位、资源、海上运输、旅游等诸多有利条件,因而琼粤两省的产业协同也更加密切,两地人才流动通道更无障碍。

对人才吸引力的提升,也离不开收入、环境的改善。《报告》显示,2019年以来海南省的平均招聘薪酬逐季升高,2020年第一季度达到8810元/月,与全国平均水平(8821元/月)相近。

海口吸引力最强

从海南省各市县的招聘需求来看,海口人才需求形成“一城独大”的态势,该市2018年第一季度释放了全省整体招聘市场44.45%的岗位机会,这一比例到今年一季度上涨至58.46%;同期三亚与儋州两座地级市的人才需求分别占18.65%和3.15%。也就是说,海口和三亚的人才需求占据了全省的八成。

在对省外求职者的吸引力中,海口市作为省会以及海南自贸港的核心区域,人才吸引力同样是最强的。《报告》显示,2019年省外求职者中42.69%希望进入海口市发展,其次是占比24.67%的三亚市。

对此,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认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必然需要中心城市的支撑,但海南中心城市规模比较小,需要做大做强。海口作为省会,与全国的省会城市相比,城市能级偏低,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不足;而三亚主要是一个旅游性城市,吸引的人才和城市的发展还不太配套。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仅有1.38%的省外求职者选择儋州市,但这一比例逐年上升,在2019年达到6.06%,2019年向儋州投递简历的外地求职者数量较2016年也增长了6.34倍。

从经济总量看,儋州也是紧跟海口、三亚,在2019年海南各市县GDP总量中排第3位。另外,洋浦开发区、海花岛等也都位于儋州。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先行区、示范区,洋浦确定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宗商品集散交易基地、国际贸易创新示范区”四大发展定位。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分析,目前人才向海南的中心城市聚集,未来这些中心城市的聚集效应会逐步外溢、转移,实现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的引领作用。

人才结构单一高新产业滞后

但在人才吸引力提升的同时,当前海南人才结构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仍十分突出。

《报告》显示,通过2020年第一季度人才招聘的行业结构可以看出,海南省房地产/建筑业招聘人数占比最高,达21.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文体教育/工艺美术、文化/传媒/娱乐/体育行业的招聘人数占比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20.76%)、生产/加工/制造(7.77%)、商业服务(5.96%)以及贸易/批发/零售/租赁业(5.39%)均与全国有一定差距。可见海南省整体产业结构仍以房地产为主,而高科技、制造业以及对应的商业服务行业则略显薄弱。这一直是海南省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方面最大的弱点。

陈耀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海南的产业结构层次整体上仍属于偏低的水平,一方面传统服务业如房地产、商贸、旅游等占比较多,另一方面高端服务业如金融、科技服务等占比较少。

海南省2019年统计公报显示,去年海南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3:20.7:59.0。这其中,二产比重仍较低。

此外,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研发投入是衡量一个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层次的重要指标。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海南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4家,累计达到566家,这一数据还不及珠三角、长三角一个三四线城市的水平,也不如很多中西部地区。

同样的,2018年海南研发经费投入为26.9亿元,位列全国倒数第三,而人口比海南少200多万的西北省份宁夏研发投入都达到了45.6亿元;同期,海南研发强度仅为0.56%,位列全国倒数第三,全国数据为2.19%,可见海南研发投入强度大幅落后于全国水平。

高新产业、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滞后,也跟海南薄弱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基础有关。2019年海南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海南研究生(博士和硕士)数量为1526人,仅为普通本专科毕业生的3.10%,而同年全国研究生毕业生数量为63.97万人,占全国本专科毕业生数量的8.43%。

“这是当前海南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困境。”陈耀分析,海南没有经历过工业化,因此当地的产业配套环境尤其产业工人队伍没有培养起来,海南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技工人才、高端研发人才有需求,但当地人才不足,需要靠外地输入。

牛凤瑞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其中涉及到区域分工的问题,不能期望海南既是自由港、旅游岛,同时还是高等教育人才的高地。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海南跟北京、上海等地肯定会有较大差距。

牛凤瑞认为,海南曾经是旅游岛,现在往自由港方向发展,两者之间有一个衔接和过渡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转型。“自由港的目标定位会对未来的人才结构产生影响,需要提供好的发展空间,才会对人才产生相应的吸引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