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第137场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疫情、防控措施和日常供应等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本场发布会重点:
►北京最新疫情通报
6月29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5岁,最小27岁,最大70岁,按居住地划分,丰台区6例,大兴区1例。29日新增的7例新增病例均出自集中隔离点。
11日以来北京地坛医院已累计出院2例
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吴国安介绍,截至6月29日24时,累计收治确诊病例325例,其中轻型56例,普通262例,重型4例,危重型3例。29日确诊病例何某某出院,30日刘某某也出院了。
►最新防控措施相关信息
出院后的患者仍需隔离14天 尚未发现出院患者人传人情况
吴国安表示,一方面,出院以后的患者仍要集中隔离14天,出院以后还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常通风;另一个方面,目前已经治愈出院的病例,还没有出现过或者没有发现人传人的现象。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非急诊全面预约实行常态化机制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表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非急诊全面预约实行常态化机制,通过分时段精准预约、调整上下午号源比例、推进检验检查预约,拓展预约途径,改善门诊秩序,引导患者错峰就诊。
建立急危重症患者核酸检测绿色通道
高小俊称,要求三级综合医院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设立急危重症患者住院综合过渡(缓冲)病房,依据患者病情做好分级分类筛查,采取“隔床”或一间单人等收治方式,降低院内交叉感染潜在风险。医疗机构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建立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绿色通道,设置应急隔离区和缓冲区,用于暂未取得核酸检测结果等情况下急危重症患者的应急救治。建立急危重症患者核酸检测绿色通道,加急出具检测结果,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已获批上市的核酸快速检测技术,缩短急危重症患者检测时间,利于从快救治。
试点不仅涉及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同时支持试点地区深化探索数据、算力、空域、频谱轨道等新型要素配置方式和价值实现路径,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
北京连续推出1700多项改革措施,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10月1日起永久关闭。
佛山疫情防控策略将由应急处置转为常态化防控。
8月以来已有多地出台新一轮楼市优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