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细胞》重磅论文:新冠病毒变异后传染性更强 尚未影响疫苗研发

第一财经 2020-07-03 16:15:47

作者:钱童心    责编:宁佳彦

一种病毒的变体正在成为全球新冠大流行中最常见的版本,但还没有证据表明,变异后的病毒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

全球正在密切关注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一项最新发表的研究发现了新冠病毒关键变异的强烈证据。研究人员称,正在流行的一种从欧洲传播到美国的新冠病毒株更容易感染人类,但还没有证据表明,变异后的病毒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

这篇研究论文7月2日在线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细胞》杂志上,通讯作者是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mos National Laboratory)研究员贝特·科伯(Bette Korber)博士。论文称,新冠病毒刺突蛋白D614G氨基酸已经发生变化,病毒的变体正在成为全球新冠大流行中最常见的版本。

研究小组除了查看病毒基因以外,他们还进行了涉及人、动物和细胞的实验,并通过实验表明突变后的病毒的传染性更强。他们把这种拥有新突变的病毒版本称为G614,在欧美几乎完全取代了过去的D614版本。

美国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和新冠病毒免疫疗法联合会的共同研究负责人埃里卡·奥尔曼·萨菲尔(Erica Ollmann Saphire)博士表示:“这种病毒株现在已经占据主导。我们知道这种变异的病毒更加适应人类,但是我们初看并没发现它比最早的病毒有更强的致病性。”

研究人员表示,新版本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复制能力更强,所以导致了更强的传染性。根据杜克大学实验室的测试情况,变异后病毒的传染性要比早期病毒强3至9倍。但是研究人员在对英国1000名住院的新冠患者进行检测时发现,这些感染了新版本病毒的患者病情并不比早期的感染者重。

“这是一个好消息,人们希望新冠病毒的扩散不要造成更加严重的疾病。”英国华威大学医学肿瘤学教授劳伦斯·扬(Lawrence Young)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另一个问题是,这种变异是否会影响到疫苗的研发。目前正在研发的疫苗是针对早期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

研究人员已经对此进行试验,结果让他们感到欣慰。萨菲尔博士表示:“G614突变病毒可以被新冠患者恢复期的血清中和,事实上,中和的效果还要比病毒在没有变异之前更好一些。这让人松了口气。”不过她表示,仍需密切关注其他突变给疫苗研发带来的不确定性。

不过由于这项研究所使用的是新冠假病毒,而非现实世界中的活病毒,因此有观点认为研究结论仍需谨慎解读。

一位病毒学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研究称在细胞培养中,G614变体生长到更高的滴度,就认为传染性更强,但这是一个假的对等。因为论文没有体内的数据的支撑,也没有说明病毒的传播机制。病毒的变异需要通过病毒分离来深度研究,从而得出更有力的结论。”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攻克“世纪难题”!消灭天花的“天坛株”为艾滋病疫苗研发打开思路

一款DNA-天坛痘苗复合型艾滋病疫苗已经在北京和杭州完成了IIa期临床试验,计划在未来1-2年内开展多种心IIb/III期临床试验以验证疫苗的保护效果。

9 292 08-05 16:11

武汉大学:对肖某某纪律处分、杨某某学位论文等进行全面调查复核

学校高度重视社会关注问题,已组建工作专班,正在对肖某某纪律处分、杨某某学位论文等进行全面调查复核。

143 08-01 17:31

大多数患者发病7天内有传染性, 卫健委发布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

医疗机构发现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于24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715 07-31 17:36

中国加强未知传染病前瞻布局:设立重大专项,提升新发传染病预警

据第一财经获悉,关于新发突发传染病的6项任务包括:未知传染病风险预测、新发突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人群防控与临床救治、预防诊断与治疗产品、应用基础研究与共性关键技术储备、研判决策示范应用。

5 232 06-20 09:52

科研不端频现,涉及知名三甲医院!医生不发论文发“抖音”可以吗?

多位三甲医院临床医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医院里科研做得好、又会看病的医生凤毛麟角。近年来,一些医院已经开始将科普作为考核指标,为基层医生提供晋升通道,以打破“唯论文论”的困境。

1296 06-17 17:43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