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引发全球经济大衰退、金融大波动之时,亚洲的应对成为一个亮点。
7月3日晚,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财经研究院/一财全球、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共同举办了题为“亚洲和中国经济展望,新冠疫情下的经济复苏”研讨会。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原副总裁朱民表示,亚洲大部分经济体较早较好地控制和管理了疫情,以后虽然或多或少还有一些余波,但总体规模、确诊率、死亡率都维持在低位。这一是由于政府的政策到位且迅速。再则是因为民众公众卫生意识较强,比较理解和配合。
在经济金融应对上,因为疫情控制早,所以亚洲地区整体经济受损程度较小,经济活动与金融市场反弹更迅速。所以在这次全球的重大危机中,亚洲创造了一个“亚洲的奇迹”。
展望疫后的世界,亚洲还是有其独到的优势、制度和文化。朱民认为,可以简单将亚洲,包括大洋洲部分国家分为四个板块,这四个板块各自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优势互补与共通。
以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为首的占据全球GDP比重10%的发达国家,将为亚洲提供资本、技术;中国成为最大商品消费市场;东盟是亚洲最活跃的地方,投资、贸易正在快速增长;南亚和中亚拥有18亿人口,拥有巨大且年轻的人力资源。
倘若四大板块不同资源的合作、整合,在一个多边主义和开放自由贸易全球化的文化推动下,亚洲就会有很好的未来。也因此,当反全球化噪音不断时,亚洲是唯一坚持全球化、坚持多边主义,对贸易采取开放的、合作的和多边主义的态度。
在过去15年里,亚洲也在整个技术链和产业链的重组过程中。在传统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知识业产业链和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半个产业链之上,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垂直供应产业链正不断被塑造和重造。
在多种要素分析后,可以发现,亚洲经济的关联度其实是最强的,朱民因此认为,当此之时,亚洲可以把握时机成立一个以亚洲为中心的区域性的、更扩大、更包容的产业链。这将推动亚洲在疫后变得愈发重要,有机会慢慢成为世界经济和金融乃至世界政治的引领力量。
纽约市卫生官员表示,此轮疫情与为建筑降温的冷却塔有关。
医疗机构发现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于24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据估计,留尼汪岛三分之一的人口已经感染。该病毒目前正在蔓延至马达加斯加、索马里和肯尼亚等国家,并已在包括印度在内的东南亚地区国家出现疫情。
基孔肯雅病毒不会在人际传播,人通过被带毒的伊蚊叮咬而感染,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伊蚊在叮咬有病毒血症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殖,经8至12天的潜伏期再传播病毒。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