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在线问诊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普及,随之而来的则是各路资本纷纷进入,如今中医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
7月17日下午,中医连锁企业固生堂中医集团(下称“固生堂”)宣布与白露中医互联网医疗达成战略合作,加码线上问诊业务。双方将在中医线上诊疗服务、中医智能辩证开方领域等展开深入合作。
固生堂创始人、董事长涂志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全国中医诊疗人次每年以12%的速度在增长,2019年已达到了12亿人次,目前中医大量的服务需求集中在基层市场,而中医诊疗机构可以通过连接互联网平台,进一步将服务延伸到基层市场。“中医为什么要结合互联网?从中医的特色来讲,一是复诊率很高,二是慢病占比高,三是中药药性稳定。对于在线问诊,老百姓担心的是安全风险问题,而中医‘触网’相对风险较低。”
不同于西医,中医看病过程中向来讲究的是“望闻问切”,以“切脉”为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会长吴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医讲究辩证施治、因人而异,如面对同样的病,如果病人的脉象不同的话,医生开出的处方也有所区别。虽然有中医线上问诊平台通过运用一些仪器设备,解决了病人脉象传递问题,但这种做法并未在中医专家中普及开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医如何突围在线问诊?
涂志亮表示,中医问诊还是以“望诊”为主,这可以通过线上视频解决。“传统的线上问诊只能通过图文问诊,即发一点图片和文字,这样看病效率很低,无法形成实时视频,实时视频也相当于是面诊,如今该问题在线上已得到了解决。”
今年疫情期间,固生堂已在试水线上问诊,通过与腾讯的合作,将线下看病的场景搬到了线上,公司今年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线上诊疗收入达到近2亿元。
涂志亮表示,相比技术,目前制约中医在线问诊发展的最大痛点,还是支付问题,即谁来买单。目前在线问诊的支付主要是以自费为主,虽然目前有政策提出要把在线诊疗纳入医保支付中,但具体政策还有待落实。
大模型的发展,对整个中医药行业发展,可以产生更大的应用价值,在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未来会产生更多的商业模式。
中医药现已走遍了全球近200个国家,很多国家正在立法支持中医药推广,一些国家甚至已将针灸治疗纳入保险予以支付,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机遇。
睿远基金最新持股比例为6.04%。
昔日一度是一些医院“为应付检查,而不得不设”的中医科等科室,正在凭借较高的利润率和医保友好,被面临生存压力的公立医院重新重视起来,上演了“孔雀东南飞”的一幕。
机构指出,国内医药产业有望掀起并购重组浪潮,并购驱动成长将成为未来重要主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