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治理,如何更好地与经济发展可持续融合?绿水青山如何真正变化金山银山?这是全社会所面临着的严峻挑战。想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的也是全社会各方的合力。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戴晓虎表示,我国当前环境问题较为突出,节能环保是实现人类可续发展的保障。回顾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历程,产业边界不断在扩大,产业定位也实现了从“配角”到“主角”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即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环保产业当前创新速度加快,创新引领、交叉融合、科技创新提速的趋势明显,在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水平会超出预期。”戴晓虎还强调,简单依靠传统技术无法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科技创新是必要手段。而科创板鼓励技术驱动型企业,将以资本市场的制度改革,真正推动并解决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受阻等诸多难题。
戴晓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在环境工程、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资源化、节能减排等领域做出了诸多开创性成果。
国内环保科技创新产业经历了怎样的演变,目前还面临哪些驱动因素和制约条件?产业当前的技术现状与创新趋势是什么?科创板的设立,将给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变化与机遇?本期《科创未来》,将听戴晓虎院长细细道来。
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新指引转化为上海发展的大思路、大目标、大战略。
加大基础研究建设之外,上海也在推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引导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海陵区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十条政策》出台。
围绕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全力推动互联网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持续深化“人工智能+”行动,同时就弘扬企业家精神、履行社会责任、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