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终于出梅后,为什么灭蚊成了重要任务?

第一财经 2020-07-22 09:23:52

作者:邱豪 ▪ 陈锐    责编:王媛丽

生活在上海的朋友们今年吃苦了。

2020年夏天南方连绵不断的雨水,跟2020年一样足以让人产生不真实感。从6月9日入梅,到7月21日出梅,今年上海共度过了42个梅雨日,较常年偏多19天,并超过去年的33天,刷新本世纪之最。

超长梅雨季使得降雨期间的蚊虫控制受到影响,而出梅之后,成年蚊虫的密度一定还会进一步上升。进入6月,上海本地媒体关于灭蚊的动员宣传持续不断,光是看看就让人感到全身发痒,脑袋里净是嗡嗡声。

上海爱卫办和疾控中心将灭蚊专项行动的时长定为7月到9月这3个月,市民朋友们得有一段时间与灭蚊水的气味相伴了。

本公众号虽说本职是商业报道,但编辑部本部在上海,许多热爱我们的读者也在上海,深感责任重大。所以特别策划了这篇文章,今天就跟大家讲讲蚊子这个人类挺熟悉却又搞不定的动物朋友的故事。

走进科学分割线走进科学分割线

在2014年的一篇博客中,比尔·盖茨将蚊子称为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这位前世界首富的论据很简单:谈起杀死人类,没有其他任何动物能与蚊子匹敌。全球每年有超过一百万人死于蚊子传播的疾病,这一数字不仅将鲨鱼、蛇、鳄鱼等拥有尖牙利爪的凶禽猛兽远远甩在身后,更是超过了这个星球上破坏力最强的生物——人类自己。有科学家估算,蚊子造成的死亡人数接近有史以来人类总数(约1080亿)的一半。

△图表来源:《The Deadliest Animal in the World》

这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物种,甚至显著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当然依旧以传播疾病的方式。

比如英国的近代史,就很大程度上被蚊子改写。英吉利共和国的首位元首奥利弗·克伦威尔,便死于疟疾。18世纪,苏格兰同意与英格兰联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此前试图在巴拿马建立殖民地的苏格兰人,被当地黄热病和疟疾击倒,最终导致苏格兰整个国家的财政破产。而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佐治亚州沼泽中的蚊子所造成的英军死伤人数,远远超过了战争本身。

目前,已被鉴别的蚊子多达3500种,但真正传播疾病的种类很少。在这些毁灭性的蚊媒传染病中,最严重的是疟疾。这是一种急性发热疾病,大多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如果不在24小时内治疗,恶性疟疾可能发展成严重贫血等疾病,往往会致命。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1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共发生2.28亿例疟疾病例,死亡人数约为40.5万人,其中,五岁以下儿童占到67%(27.2万人)。此外,登革热病毒、基孔肯雅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和寨卡病毒等,都是蚊子在吸食血液时,可能给人体留下的“礼物”。

今年上海的蚊子特别结棍伐?

根据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东对媒体的通报,目前上海市区常见蚊虫有:白天吸血的白纹伊蚊,主要孳生在各种小容器积水中,可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疾病;夜晚吸血的淡色库蚊,尤其偏好下水道等污水,能引起班氏丝虫病、传播乙型脑炎;郊区还有可传播疟疾的中华按蚊、可传播乙脑的三带喙库蚊,以及个体最大的骚扰阿蚊。

图片来源:上海发布

请注意,登革热传播的媒介就是白纹伊蚊,俗称的“花脚蚊子”,吸血高峰为早上8-9点和下午4-5点。它喜欢在静止的清水中产卵,最快十几天就可以发育为成蚊。

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海其实在每年4-11月都会开展成蚊监测,每个街道设置1个点,同时在这期间内也会对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开展专项监测,每月开展两次。

“布雷图指数(BI)”是评价一个地区白纹伊蚊密度的指标,也就是平均每百户内有伊蚊幼虫(孑孓)孳生的容器数。这一指数如果大于5就意味着有登革热传播的风险。

每年5-10月期间,上海市疾控中心每月都会统计两次布雷图指数。布雷图指数≤5,风险为低,上海市疾控中心7月9日发布消息称,本市已经有51个社区的布雷图指数超过10,存在登革热传播的风险。

人类已经战蚊蛮久了

在人类与蚊子的战争中,杀虫剂曾是一项利器。据世卫组织估计,滴滴涕大约拯救了2500万人的生命。

但后来人们发现,滴滴涕有致癌风险,且不易降解,积累后对鱼类和鸟类的生存不利,进而破坏生态平衡。2004年以后,滴滴涕在世界大部分地区被禁用。

另一个问题在于耐药性。经历过冰河期并繁衍至今的蚊子,早已进化出强大的生存能力。一只雌蚊一生可以产卵多达300到500枚,这意味着蚊子有很多次机会完成进化,拥有耐药性后的蚊子也会更加难以控制。

 △1955年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山东省红十字会制作的灭蚊宣传画。到今天,我们还在与这个“大敌”战斗。

社区与家庭其实可以承担小范围的治蚊工作。因为蚊子一般在死水中产卵,约7天后卵孵化为幼虫。定期清除或搅动死水,可以中断蚊卵的孵化,也会影响幼蚊的存活环境。

△当然,蚊媒防控专项行动就要出动专业设备了。上图为2016年时上海的专业消杀人员在普陀区演示用喷雾器灭蚊的现场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的武器来自生物技术领域。英国的Oxitec公司研发出一项通过遗传工程处理埃及伊蚊的技术,目的是对抗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的传播。被制造出的转基因雄蚊,随身携带致死基因,在与自然界雌蚊交配后,其后代会很快夭折。但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恐惧,使得这项试验遭到一些地方监管部门的拒绝。

另一种方法是用一种名为“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细菌感染蚊子。这种细菌对人体无害,但能影响昆虫的生殖细胞,使昆虫绝育。当受到细菌感染的雄蚊被释放到野外,与未受感染的雌蚊子交配后,雌蚊无法受精,卵细胞就会被浪费。在2016年和2017年,研究人员选取广州的沙仔岛和大刀沙岛为试验点,投放了大量绝育改良后的白纹伊蚊雄蚊。经过对比,投放地的野生蚊子数量锐减90%左右,蚊子叮咬率也大幅降低。

△实验室内,科研人员借助精密的仪器将一根长尖的“注射针管”对准白纹伊蚊卵的特殊部位,打入沃尔巴克氏体,“一次注射一个胚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新加坡也在探索用沃尔巴克氏菌的蚊子对抗登革热。2019年12月2日,新加坡,工作人员在蚊子生产设备上做相关操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以蚊治蚊的想法很吸引人,不过这也会带来科学伦理的问题。“从复活猛犸象,到改造不会叮人的蚊子,人类可以把生物圈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斯坦福大学法律与生物科学系主任Henry Greely说,“但问题是,我们对此的感受如何?我们希望生活在自然之中,还是在迪士尼乐园里?”

太难了。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