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中国经济论坛图文频道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AI+艺术:颠覆感知的新能力丨中国经济论坛

第一财经 2020-07-26 10:58:00

作者:第一财经    责编:程蕾

AI+艺术:颠覆感知的新能力丨中国经济论坛

摘要

在本期的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节目中,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AI研究院副院长竺博、上海明珠美术馆馆长 策展人李丹丹、留法青年艺术家陈俊恺、意大利艺术家夸尤拉、加拿大华裔艺术家钟愫君和第一财经主持人李婷共同探讨“AI+艺术:颠覆感知的新能力”。

人类的艺术创作为什么需要人工智能来参与?

当艺术与AI融合,会产生怎样的神奇效应?

AI艺术作品的市场反响如何?

AI艺术作品和人类艺术作品哪个更好?

通过人工智能,我们如何获得探索和感知现实的新方法?

从工具到伙伴,AI是怎样实现对艺术家的赋能?

人工智能的参与带给艺术家怎样的创作体验?

未来在艺术领域,人和AI将会如何分工?

艺术将如何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

本期嘉宾主要观点:

竺博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AI研究院副院长

1、在竞技类游戏中AI发挥了超强的计算能力

2、AI与艺术结合,需要AI技术拟人化

3、技术帮助人类拓宽视野,AI技术能够扩展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AI技术不存在二义性,融入艺术领域后的不确定性反而会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5、AI创作和人类艺术可有机结合、各取所长

李丹丹 上海明珠美术馆馆长、策展人

1、AI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开创了全新的跨学科艺术门类

2、技术的发展会触发新的艺术语言,影响艺术发展进程

3、技术融入艺术作品,延伸和扩展了人类的审美经验

4、艺术机构应搭建好跨学科平台,把艺术和技术进行连接

5、AI+艺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创造性、未知性、包容性和思辨性上

陈俊恺 留法青年艺术家

1、通过AI赋能的艺术创作已被市场认可,正在更多艺术领域实践

2、人工智能对肢体语言识别形成图形符号,通过编程后可产生更有魅力的音乐

3、人工智能赋予艺术家新的思考和创作方式

4、对AI艺术家而言,99%的时间都用于技术和未知的摸索

5、期待未来更多的艺术作品由懂得人类思维和行为方式的AI完成

夸尤拉 意大利艺术家

1、技术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探索和感知现实的新方法

2、通过技术捕捉、收集和分析景观数据,创造出新的艺术表现方式

3、人与机器的合作交互,实现了结果的升华

钟愫君 加拿大华裔艺术家

1、绘画机器人在计算机视觉系统、记忆特性、群体智慧协作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2、新一代绘画机器人将生物识别数据和认知数据结合

3、AI技术与人类创作相结合可形成集体想象力,用新型混合的感知创造未来

制作人:

傅 娆

制片编导:

吴 磊

许姗姗

臧 哲

周宝平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