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发布会(点击观看)上表示,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行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建设。28nm工艺芯片已经量产,22nm工艺芯片即将量产。
冉承其还介绍称,北斗应用前期取得很大进展,卫星导航产业产值2019年超过3450亿元,但和系统建设成就来比,北斗未来应用道路依然漫长,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构建完整的政策保障体系,比如相应的法律保障、建立相应标准等,构建让北斗更好发展的产业环境。
第二,更加开放、更加融合。今天发布的7类文件便于全世界企业关注、使用、研制、生产北斗的产品,让这么好用的北斗产品更早地深入到各行各业。
第三,要进一步推动卫星导航和新兴技术的融合,比如5G、移动通信、大数据、互联网等一定会带来新的更多的模式、业态和经济增长点。
第四,进一步注重科研创新。创新是北斗建设和应用永远的灵魂,创新也会带来产业、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举例来讲,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抗疫中北斗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家所知道的雷神山、火神山的建设,精准测绘就是北斗立下的功劳,在救灾减灾车辆的运输方面,北斗也提供了高精度的基准服务。
报告数据称,截至2035年,星链计划中所用到的运载火箭和卫星将产生大量残骸。届时地球上平均每两年就会有一个人“被残片砸死或砸伤”。
向境内提供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终端设备接入境内公用电信网和在境内使用无线电频率的,应当依照相关规定取得相应许可和核准。
轻舟是载人航天商业化的一个里程碑,希望未来不只是“快递小哥”。
卫星互联网产业爆发在即,这些概念股被机构长期看好
这个总投资1.76亿元的商业航天项目,将填补全省在民用遥感卫星领域的空白,为全省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