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新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贺小荣表示,在人民法院认定借贷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中增加了“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应当认定无效。
“美国最高法院拒绝审理或者接受审理后判决特朗普政府败诉,已经征收的1000亿美元以上的关税或要连本带利退还。”
最高法通过司法判决向社会传递“开盒”违法的明确信号。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吴景丽指出,确立此项规则的原因之一就是,明确用人单位承担支付经济补偿责任可以倒逼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效预防纠纷,促推社会治理。
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医保骗保犯罪案件1156件2299人,一审结案数同比增长131.2%,挽回医保基金损失4.02亿余元。
最高人民法院通报了2024年人民法院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和人民群众医疗保障合法权益的情况,并发布了4件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