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联合之江实验室1日在杭州发布一款包含1.2亿脉冲神经元、近千亿神经突触的类脑计算机。该计算机使用了792颗由浙江大学研制的达尔文2代类脑芯片,神经元数量规模相当于小鼠大脑。
据介绍,类脑计算指用硬件及软件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与运行机制,构造一种全新的人工智能系统。这是一种颠覆传统计算架构的新型计算模式,被视为解决人工智能等领域计算难题的重要路径之一。类脑计算机工作原理类似于生物的神经元行为,信号来时启动,没有信号就不运行,相较于传统计算机能降低能耗、提升效率。
据了解,研究团队还研发了专门面向类脑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达尔文类脑操作系统”,实现对类脑计算机硬件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调度,支撑类脑计算机的运行和应用。
记者在实验室内看到,3台1.6米高的标准服务器机箱并排而立,黑色外壳内,红色信号灯不断闪烁。研究人员介绍,目前该类脑计算机已经实现了多种智能任务,例如将类脑计算机作为智能中枢,实现抗洪抢险场景下多个机器人协同工作;模拟不同脑区建立神经模型,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快更大规模的仿真工具;实现“意念打字”,对脑电信号进行实时解码等。
“数据正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计算能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类脑计算有望成为未来计算的重要形式。”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说,该亿级神经元类脑计算机是浙江大学“双脑计划”的重要成果。“双脑计划”希望借鉴大脑的结构模型和功能机制,建立引领未来的新型计算机体系结构。
之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表示,研究团队下一步将继续研发支撑更大神经元规模的类脑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体系,并逐步实现开源开放。
博世表示,公司已收到在中国的首个高性能计算机客户订单,该计算机将用于打造具有人工智能 (AI) 功能的驾驶舱。
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被美国暂时豁免“对等关税”,这些应用占了显示面板市场销售额60%以上的份额。
“实际上此前几个交易日,DeepSeek带动的板块已经开始有高低切的迹象,只不过是在科技内部高低切换”
数学皇后的璀璨明珠——素数,尤其是梅森素数,一直是数学家探索的焦点,最新的发现标志着人类与计算机在计算能力上的巨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