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大变局:“后资管时代”信托行业何以突围?

第一财经 2020-09-03 09:50:17

作者:沈安蓓    责编:王媛丽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信托被称之为“万能牌照”,横跨货币、信贷和资本市场,产品形式灵活、创新不断,被誉为“金融业四大支柱之一”。与此同时,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信托业也埋下风险隐患,导致其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监管机构多次出手整顿清理。

尤其是在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之后,信托行业整体经历了一定时间的转型阵痛:告别过去“一家独大”的通道业务、长期依赖的资金池被拆散、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融资标的被加以比例限制,信托功能也被重新定位。

分水岭

近日,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报告显示:2019年,通道业务及其背后的影子银行模式仍然被严厉打压,因此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信托规模仍处于下降周期,分别下跌18%、18%、5%,合计减少约4.3万亿元;而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公募、私募机构等发挥主动管理优势,积极寻求产品创新,分别增长6%、16%、13%、8%,合计增加约7.3万亿元。

资管新规正是触发这增长与下跌之间分水岭的导火索。

在资管新规出台之前,信托行业的传统盈利模式高度统一,数据显示:在通道业务疯狂冲量的背景下,信托行业规模从2008年的1.22万亿一路飙升到2017年底的26.25万亿。

2018年4月,资管新规正式出台,新规围绕打破刚性兑付、去嵌套、去通道、限投向、期限匹配、禁止资金池操作等对资管产品进行严格限制,其中,去通道是核心理念,以通道业务为主的信托业迎来了生死考验。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减少到22.70万亿元,比2017年4季度末下降了13.50%,截至2019年末,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为21.6万亿元,较2018年年末的22.7万亿又同比下降了4.85%。在利润增长方面,根据信托公司发布的年报,2018年,有40多家净利润呈现负增长,其中净利润下滑20%以上的信托公司达到22家。

行业突围

2019年,强监管思路继续延续,银保监会下发了“23号文”,加大房地产信托调控力度,又对部分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速过快、体量较大信托公司进行约谈。2020年5月8日,银保监会又下发了《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延续资管新规的总体要求,并对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进行了比例限制。至此,信托公司的通道业务、融资类业务、非标债权类业务的额度都受到了管控。

在这近三年日益严厉的监管环境下,信托业务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信托业务按照功能主要划分为融资类信托、投资类信托及一向被视为通道业务“代名词”的事务管理类信托。其中,事务管理类信托占比显著下降,而融资类信托占比有所上升,投资类信托则基本保持稳定。

截至2020年1季度末,融资类信托余额为6.18万亿元,占比28.97%;投资类信托余额为5.11万亿元,占比23.94%,较2019年4季度末提高0.24个百分点;事务管理类信托余额为10.04万亿,占比47.09%,较2019年4季度末降低2.21个百分点。

事实上,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自2017年4月份之后,就在一路下滑,与此相对应的,单一资金信托规模也在逐渐回落,显示出信托行业持续推进结构优化和转型创新,且效果明显。

探索创新

转型是痛苦的,但也是必须的,尤其是2018年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落地,牌照威力相当于“公募+私募+信托”,商业银行有了自己的“亲儿子”,不论是先天的业务资源、客户资源和品牌等优势,还是来自银行的存量业务资源倾斜,都将极大的压缩信托公司通道业务规模,进而争抢优质的非标资产、高净值客户等。

从政策监管,到行业格局变化,留给信托公司的唯有发挥主动管理能力,回归本源,重新定位自身发展。

在产品创新方面,从2019年信托公司年报来看,慈善信托、家族信托和资产证券化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3个创新关键词。

2018年,银保监会下发的《信托部关于加强管产管理业务过渡期内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指出,慈善信托、家族信托不适应资管新规规定。家族信托、财产权信托等业务得到监管的支持,鼓励信托公司回归信托业务本源,实现各项业务的均衡发展。

日前,平安信托就受托设立了国内首只慈善共同基金信托计划,首期规模2亿元。此外,创设家族信托成为一种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财富传承方式。2018年8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加强规范资产管理业务过渡期内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首次对家族信托给予“官方定义”,昭示着整个财富管理及信托行业家族信托业务的春天到来。

投资类资金信托、服务信托、公益信托是信托业未来发展的三大业务方向,近年来,投资类信托资产规模和集合资金信托规模显著提升,意味着信托公司不再依赖银信通道,更能主动发挥信托的制度优势,信托业的主动管理能力增强。

在业务方面,信托公司也开始从被动走向主动,深挖私募投行、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领域,比如,中信信托提出要深挖细分市场服务能力、做深投资银行、做精服务信托、做实资产管理、做强财富管理、打造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交银信托年报中提到,信托业务分为资产管理类、财富管理类和受托管理类,受托管理类业务包括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公益慈善信托、消费信托、员工持股计划等;雪松国际信托则表示,将主动顺应实体经济发展趋势,多层次丰富资管产品线,持续提高资产配置投资能力,尽快形成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特色化和专业化优势。

信托公司服务侧重点也从项目端转向客户端,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真正满足客户需求,找准“受人之托”的定位。

一位信托业内人士认为,在大资管行业,信托公司业务灵活性极强。相较于银行理财子公司,信托在贷款资质、家族信托和SPV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相较于公募和券商资管,信托在私募投行、非标融资方面更具优势。

“所以说,对于信托行业来说,牌照优势和业务需求依然存在,创新的空间也依然广阔,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信托业务也有望迎来优化和新的发展机遇。”上述人士指出。

信托制度灵活性决定了创新是信托特质之一,在过去,以创新之名行监管套利之实的做法,不仅不符合监管导向,也不符合实践发展需求。回归信托本源,践行信托文化创新紧紧围绕挖掘受托服务功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才是信托行业真正的转型目的。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