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今,每个行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产生、爆发、整合的 过程,这是一种‘大浪淘沙始见金’的蜕变。创新经济也不例外。而资本的参与,会让这个过程的频率和强度进一步提升,让领跑者出现并引领产业发展、促进行业整合。”做客第一财经《科创未来》时,硅谷银行亚洲总裁、浦发硅谷银行行长陆珏总结道。
浦发硅谷银行,是由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与美国硅谷银行合资建立,是中国首家拥有独立法人地位、致力于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银行,也是第一家中美合资银行。浦发硅谷银行以“为我们的客户提高成功概率”为使命,致力于服务中国的科技创新企业,并在中国打造“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基于这样的平台,陆珏对创新经济和科创企业发展的理解和感受更为深刻。她眼中的创新经济,应该包括是具有更好的品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扩展的功能;但同时,也要是高投入、高产出、可持续的经济。推动创新经济的动力,包括科学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创新;这更需要以资本作为前提。
“资本赋能科学技术的创新,而科学技术的创新又进一步带动了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再反馈到资本市场,使得更多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当中去。这是我们看到的资本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良性逻辑。”陆珏称。
科创板的设立和运行,让陆珏极为振奋。她认为,科创板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它为科创企业融资提供了新渠道,为广大投资人提供高质量高成长的投资机会,也助推中国科创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陆珏更强调,尤其在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全球经济动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剧烈。对于科技行业来说,即使从居家令中获益,也未能幸免遭到影响。但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先走出疫情困扰的国家。科创板则为科创企业获得融资、早日走出疫情困境,产生有力的助推。
科创板还会对中国创新经济产生哪些深刻影响?科技企业未来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遇?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9月11日16时上线的《科创未来》完整视频。
今年以来,包括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甲骨文首席技术官拉里·埃利森、数据分析公司帕兰蒂尔联合创始人彼得·蒂尔和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卡普在内,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大佬正选择“逃离”硅谷。法新社将这一现象概括为:新冠肺炎疫情下,硅谷正在进一步失去吸引力。
1988年以后,尽管个别年份出生人口出现微升,但总体上呈下降态势。不过,一直到1997年,我国年出生人口都保持在2000万人以上。
一切都无法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