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9月19日在第二届全球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上透露,海信明年激光电视的产能将翻番,还将在海外扩产激光电视,五年内将共享包括激光引擎在内的1000项专利,推动行业发展。
据奥维云网(AVC)的数据,今年1-7月在中国彩电市场整体零售量同比下降9%的情况下,激光电视销量同比增长了77.5%,是国内彩电市场上抵抗住疫情影响、实现正增长的品类。不仅海信、长虹、光峰等中国品牌,包括三星、LG、索尼等外资企业也加入激光电视阵营。
在周厚健看来,激光电视要百花齐放,道路依然曲折漫长。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立标准,二是加速创新,三是成本突破。国家激光电视显示性能的行业标准已完成技术确认,进入报批阶段。
120-150英寸的超大尺寸激光电视,未来功耗可做到200瓦以下,很适合8K显示。此外,激光显示具有立体显示的潜力,从AR、VR、车载显示等开始,最终将实现三维全息显示,未来空间皆可显示。海信2021年将量产卷曲屏激光电视,推出8K激光电视和10000流明以上的商业激光电视。
“市场爆炸性增长取决于核心部件成本降低及创新活跃度。”周厚健表示,海信还将在青岛启动激光电视生产线扩产计划,明年产能将翻番,同时在海外投产激光电视。
德州仪器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胡煜华也透露,激光显示将在三个方向进一步创新,一是更小、更经济;二是更亮;三是清晰度更高。因此会有更多应用,工业领域用投影技术实现3D打印成本更低;汽车显示领域,投影技术可以增加车、人和环境之间的交互,奔驰S级产品已搭载。
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表示,无论是大型显示,还是微投显示,激光技术未来将在广泛领域得到应用,特别是激光显示是一种真正全数字的显示方式,它非常有可能成为唯一的全息显示技术。
不过,光峰科技CEO薄连明指出,激光显示还面临着技术迭代的速度能否快于其它显示、产业生态参与者是否充足的挑战。所以,要做大激光显示产业,需坚持价值主义、技术主义和长期主义。
日亚化学、理光等日本企业代表也通过视频,从激光芯片、屏幕和投影镜头模块等角度,分享了对激光显示行业发展趋势的看法。从多人观看到个人观看、卷曲屏幕、小型且高效,均是方向。
白电出口经历美国对等关税影响带来的波动,逐渐恢复平稳;彩电二季度出口同比下滑,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全球消费信心相对保守,质价比家电在消费市场的重要性提升。面对日益崛起的中国企业,LG电子在欧洲市场将采取新的策略。
家庭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普及要到2030年以后。家电企业有家庭场景数据等优势,但需弥补AI算法、运动控制等弱项。
高能效、低碳、智能、服务化正成为校园空调市场的新趋势。
2023年以来,中国品牌越来越多进入拉美,尤其是巴西,在圣保罗的中餐厅也越来越多。背后是中巴经贸往来加强,以及更多中国企业谋求出海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