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受益注册制打新更火热,买方机构全线出动“分蛋糕”

第一财经 2020-09-20 17:39:05 听新闻

作者:郭璐庆    责编:石尚惠

机构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继科创板后伴随着创业板注册制的正式实施,打新愈发成为机构投资者收益的重要来源之一。

分析人士预计,鉴于新股发行保持较快节奏,加之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网下配售比例明显提升,尤其是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A类投资者,几乎是“全军打新”。

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截至9月20日,3677只公募基金参与了新股配售,打中新股数量平均为152只,平均合计获配金额约为1740万元,平均打新收益率为8%。

第一财经据此计算,对规模为2亿元的产品来说,打新的收益率就是10.64%。

“固收+配合打新策略的产品现在很受欢迎,有不少机构过来询问。”上海一位公募基金市场人士告诉第一财经。

打新就是“分蛋糕”

注册制下科创板和创业板新股扩容常态化、配售份额向网下机构倾斜,网下打新已成为中期高性价比的收益增厚策略,是机构投资者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手段。

需要看到的是,今年也成为新股的打新“大年”,有分析人士预计,按照目前的发行节奏,全年打新收益约为6000亿~7000亿元。

比如中金预计,未来3~6个月,网下打新收益仍将维持在相对的高位。基于以下几个理由:一是新股发行节奏有望进一步加快。科创板及创业板目前已受理但尚未发行企业500多家,注册制背景下这些公司在发审环节有明确的时限要求;二是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网下配售比例明显提升;三是当前IPO在上市后仍有不错表现。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截至9月20日,上市的264家新股首日均价的平均涨幅是122.31%。

另外,大型公司对打新收益有较明显的助益(如7月发行的中芯国际),下半年A股仍有望迎来一些较大型公司上市。

9月18日,上交所同意蚂蚁集团发行上市,从递交上市申请到过会,仅仅过去25天。有消息人士称,过会后,蚂蚁集团有望在10月登陆科创板。

第一财经也了解到,目前打新产品的主流玩法有三种:固收+底仓+打新、股债混合+打新、股票对冲+打新。由于债券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固收产品收益率走低,“固收+”打新热情高涨。

相对于公募基金,私募机构的玩法则更为丰富。据悉,目前主流的玩法是在权益配置部分使用股指期货进行对冲(常用沪深300期货、上证50股指期货与中证600股指期货),再辅以打新、事件驱动等实现增强。

“科创板新股发行明显向机构倾斜,可以这么说,‘网上打新是抽彩票,网下就是分蛋糕’。”一位热衷于打新的私募基金人士表示,打新是A股的长青策略,虽然不如A类投资者的获配比例高,但私募也不会放过这种无风险收益的机会。

“可以成立私募FOF,投向公募打新基金,母基金层面通过期货对冲的方式来对冲公募的底仓风险。”该私募人士表示。

打新常态化

得益于分类配售制度,相比B、C类投资者,公募基金等A类投资者“蛋糕”更大,获配比重更大,导致其中签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别的投资者。

“按照每年发行科创板、创业板公司200家,上市平均涨幅150%,对于3亿元规模产品来说,收益率在14%左右。”北京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向第一财经分析。

“创业板注册制打新与科创板类似,还能提高底仓深市市值的使用效率,显著增强打新收益。”他说。

创业板实行注册制后,A类投资者申购占比显著提升,与此同时,A类投资者的平均获配占比也显著高于注册制之前的水平,今年8月已达75%。

第一财经按照获配金额1740万元计算发现,选择在上市首日卖出的收益为2128万元,对应规模为2亿元的产品来说,打新收益率就是10.64%。

从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8月,参与A股打新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整体数量保持稳定,在120~130家之间,打新已经成为公募基金的常态化投资形式。

在这些基金中,过半的基金产品平均资产在4亿元以下。从产品类型来看,超过60%的基金为灵活配置型基金与偏股混合型基金;值得注意的是,被动指数型基金数量占比不低。

而在最近市场高度关注的上纬新材新股配售中,发行价较投价报告下限大幅打折,也被认为是公募等大型买方机构定价权提升的一个反映。业内的共识是,一级市场打折程度越高,二级市场就拥有越高的套利空间。对公募基金而言,打新的吸引力就更强。

“从新股申购收益情况来看,简单估算年初至今排名前十公募基金公司,其公募部分参与打新的平均收益为32亿元左右。若结合战略配售及基金专户和子公司部分,新股收益或接近40亿元,粗略预计前十基金公司全年打新收益平均或在50亿~60亿元左右。”中金策略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