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三方医检龙头谋转型,金域医学规模效应释放|沪市质量行

第一财经 2020-09-25 12:43:09

作者:周楠    责编:钟强

“公司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着力推动数字经济与检测技术等的创新融合。”

凌晨5点,已配备专业防护设备的两名冷链物流人员从广州金域医学检测中心出发,赶往广东汕尾疾控中心,收取从下面区县送来的两份新冠肺炎病毒初筛标本,金域医学(603882.SH)董事长梁耀铭和工作人员在广州国际生物岛的公司总部里等待标本到来。

这是发生在大年初一(1月26日)的一幕。此后的几个月里,金域医学组建起一支超过1800人的团队,赴湖北、北京、上海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开展筛查、入境检测等工作。截至9月中旬,累计检测总量超2100万人份。

成立于2003年,于2017年9月实现A股上市,金域医学以第三方医学检测龙头为市场所熟知。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4.75亿元,同比增长36.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长223.71%。从上市三年来的成绩单来看,公司营收、净利润实现增长。今年上半年,疫情下剧增的核酸检测需求,带动业务增长,进一步助推其业绩增加。

在上交所主办的“沪市公司质量行”活动中,梁耀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核酸检测已成为公司常规化检测项目,另一方面,公司目前还有多项工程陆续开工,例如在海南博鳌、广东肇庆等地启动样本资源库建设等战略项目。

从行业和公司发展层面来看,近年国内第三方医检行业迅速发展,行业资源和行业份额也逐步向龙头企业聚集,马太效应凸显。完成前期的市场布局,金域医学如何实现战略转型?

梁耀铭提到,随着新基建等政策的推进,公司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着力推动数字经济与检测技术、生物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融合。

上半年净利同比大增逾220%

金域医学主营业务为向各类医疗机构(医院、妇幼保健院、卫生院等)提供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外包服务。2017~2019年,公司年度营收分别为37.9亿元、45.25亿元、52.69亿元;净利润1.89亿元、2.33亿元和4.02亿元。

不过,最为亮眼的成绩单出现在今年上半年,半年度净利润即达5.5亿元,同比大增逾220%。

业绩的增长,不仅仅是因为核酸检测带来的影响,还因为公司规模效应的释放。据半年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金域医学先后在湖北、广东、吉林、北京等全国29个省市区开展新冠核酸检测,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检测量超过1000万例,约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此外,公司整体高端项目和优质客户收入占比不断提升,高端平台(特检)服务的占比提升至超46%,逐步与普通医检业务占比持平。费用控制见成效,费用率平稳下降。

伴随国内疫情缓解,公司常规检测业务亦得到有效恢复,报告期收入实现了同比36.63%的高速增长。

值得关注的财务数据还有毛利率、销售费用率。今年上半年,金域医学综合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39.79%提升至44.77%,提升4.98个百分点,其中主营业务毛利率由39.65%提升至45.05%,提升5.4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由15.07%下降至12.17%、管理费用率由9.48%下降至7%。

针对可能出现的秋冬季节感冒、呼吸道疾病,梁耀铭表示,响应国家相关号召,金域医学目前已将每个城市的实验室由此前的一间增至两间,新增的一间为呼吸道感染实验室。

“我们的预防措施是,每个城市基本都有两个实验室做分子诊断。一个专门做新冠病毒检测,另一个做非新冠的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检测。人员储备、实验培训、防护物资准备也相应增加。”他提到。

全国省级实验室基本布局完毕

对于后疫情时期的行业发展,梁耀铭看到了更多的业务机会,比如紧跟“互联网+医疗”浪潮。

金域医学在半年报中特别提到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驱动下,未来行业变局的危和机。公司认为,中国未来公共卫生防控体系重构,可能带来更多新型业务机会,尤其是紧跟互联网+医疗浪潮,新冠核酸检测“2C”业务等新模式有可能成为颠覆未来行业格局的因素。

据了解,公司目前与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百度健康等合作,开展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在线预约服务。希望以此为出发点切入了C端市场。

“我们前些日子做战略复盘的时候,围绕三个观点去形成下一步的指导思想,一个是坚持“全国一盘棋”理念,第二个坚持高质量发展,第三个科技创新引领。”梁耀铭说,公司今年加快推进数字化战略转型,2月已启动“一库两中心一基地”的建设规划,将利用3~5年时间将金域医学打造成专注医检领域的信息化和数据化公司。

资料显示,上市三年来,金域医学的医学诊断服务收入不断提升,盈利的实验室数量增加至29家。

“公司全国省级实验室前期已基本布局完毕,下一步,我们就要瞄准高质量发展,加大医检技术创新和诊断信息赋能。”梁耀铭认为。

第三方医检机构通过规模化降成本

新冠肺炎爆发核酸检测量激增,承接检测任务的第三方医检机构从幕后走向台前,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数据显示,国内第三方医检机构市场规模占比仅占整体医检市场的5%,份额不大,但行业“马太效应”十分明显。从国内竞争格局上看,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完成了全国的网络布局。

另一方面,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投入与产出失衡,实验室、设备与专业人才的引进需要高投入,由于市场竞争加剧,检测机构需放低利润空间谋求生存。

梁耀铭说,第三方医检机构是对三甲医院等医疗服务资源的有力补充,运作模式主要是靠专业化提高质量,专业化开发新的检测项目,通过规模化运作来降低整个运营成本。

先发优势、拼规模效应的情况也很明显。“这个行业先发优势非常重要。项目多少,销售网络覆盖多少间医院等等,有多少物流、冷链人员都是竞争力要素。所以大平台、大网络的优势,有利于我们去承接符合国家医改方向的项目。”梁耀铭提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