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宗商品总体表现弱势。化工板块,纯碱、玻璃走强,沥青、燃料油下跌。黑色板块,焦煤、焦炭延续震荡,螺纹、铁矿延续弱势。贵金属受美元走强打压,大幅下跌。有色板块,沪铝、沪锌下跌,沪铜震荡。农产品板块,玉米高位小幅回调,棕油、豆油下跌,豆粕弱势震荡。
热点一:美元持续走强 贵金属承压下行
鲍威尔在最新讲话中指出,将不惜一切代价恢复经济正常运行。美联储偏鹰派的表现,支撑了本周美元指数延续走强,美元反弹对黄金形成压制。由于避险需求由黄金转移至美元,同时汇率上涨也导致了黄金投资成本的增加,黄金需求下降。本周,金价延续下跌。而白银则跟随黄金走势,出现大幅下跌。
热点二:供需面转好 纯碱价格上涨
近期纯碱行业开机率略有回升,但目前仍处于同比低位。企业库存处于去库通道中,重碱库存下降明显。从需求端来看,在玻璃生产高利润刺激下,重碱需求得到提振,现货企业挺价意愿较强,纯碱价格上涨。
热点三:增产预期强烈 棕油高位回落
受到其他植物油价格下跌拖累,本周马拉西亚毛棕油价格大幅下跌。随着印尼以及马来西亚进入产出高峰期,供给增加的预期利空外盘棕油价格。同时,近期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对棕油价格形成利空。在外盘价格影响下,国内棕榈油期价大幅下跌,回吐上周涨幅。
下周重点关注: 10月1日,将公布美国第三季度大豆、小麦库存,重点关注数据对农产品市场的重要影响。
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
五位嘉宾将围绕“中国如何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接受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型”这一主题进行深度探讨。
一德期货首席分析师王伟伟强调,精炼铜进口关税前景并未完全消失,美国未来铜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较高。
对于这轮行情的上涨逻辑,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人士认为,最大的驱动因素源于供给侧,“反内卷”预期推升价格上涨,同时煤炭价格的上涨使下游电力成本提高,可能导致下游收缩供给,也带来了价格上涨的预期;需求侧,市场预计下半年财政政策发力,加上城市更新、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建设等,又带来改善预期。与此同时,在全球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下,大宗商品关键战略原材料正面临定价重估。
7月以来,多晶硅期货累计涨幅已超50%,月涨幅大幅领跑焦煤、玻璃、焦炭等其他大宗商品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