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浪水村的脱贫蜕变路:从“饮水难”到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万元

第一财经 2020-10-12 15:59:52

作者:何乐舒    责编:刘展超

浪水村所在的石朝乡是遵义市唯一极贫乡镇,于2019年3月摘掉“贫困帽”,该村大力推广的金银花产业让每户农户每年至少能增收1-2万元,最多可达10万元。

“以前村民们只能喝山泉水,一到夏天和冬天,水资源匮乏,饮水就变得特别困难。后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在村里修水池、建水库,现在已经实现饮用水全面覆盖了。”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石朝乡人大专职副主席兼浪水村党总支书记申学周感叹道,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村民生活的改善最为关键。

浪水村所在的石朝乡是务川县平均海拔最高的乡镇,被称为务川的小西藏。全乡辖5个行政村,2016年被列入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是遵义市唯一极贫乡镇,素有“苦甲黔北、穷甲黔北”之称。

如今,不仅村民们的饮水问题得到了解决,还有充足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灌溉——2013年起,浪水村开始推广种植金银花,目前全村共种植金银花1.2万亩,村民们的钱袋也随之鼓了起来。

2019年3月,石朝乡通过了第三方评估验收,在全省20个极贫乡镇中率先摘掉了“贫困帽”。其中,浪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13户1333人,目前已经全部脱贫。

从饮水困难到家家通水

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上山,大约一个小时就能到达坐落在山顶上的浪水村。该村平均海拔1200米,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约13摄氏度,入秋后大多数时间都是浓雾笼罩,冬季基本是凝冻天气。

“为人莫住高山山,冬春两季把门关。一天两顿包谷饭,大腿烤起火斑斑”是流传于浪水村的一句民谣,用于形容以前极度贫穷的生活状况。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尤其是2017年开始,村子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申学周表示,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变化尤其显著。

基础设施薄弱是浪水村陷入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2014年前,浪水村除通村公路外,大部分通组道路基本上是晴通雨阻,农副产品流通不畅,严重制约了农产品交易和经济发展。村中通讯信号差,很多地方都处于无信号状态,人与人的通信还是依靠传统的“带信”方式,与外界交流甚少。供电供水设施落后,村民们饮水困难的问题尤为突出。

为解决“饮水难”的问题,浪水村所在的石朝乡投入1460万元建成74个农村饮水安全点,安全饮水覆盖率从2014年的45%提升到100%,安全健康的自来水通到了每家每户。另外,为进一步满足用水需求,浪水村自2016年来强力推进兰草湾水库建设,截至目前已投入1.61亿元,兰草湾水库建设已完成下闸蓄水,预计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村民陈德敖于2015年在家里喝上了自来水。现在他的屋子里装有两个自来水水龙头,用水已不成问题。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以前想喝水只能去挑水,道路都是泥路,要穿水鞋出门,非常不方便,夏天缺水的时候还需要到处寻找水源。

房屋改造也极大地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这几年的变化可大了,村里新修了公路,还给我们每家每户修了厕所和厨房。”村民陈祥学今年已经72岁了,提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他笑得乐开了花。

陈祥学的房屋旁边新修建了厕所和厨房。何乐舒/摄

 

申学周介绍,以前大多数农户家里都没有厕所,村民上厕所要么是旱厕,要么在猪圈里解决,卫生条件非常差。从2017年起,浪水村开始给各家各户修建水冲式厕所和厨房,为600多户完成了改造。

在道路通、信息通方面,浪水村的基础设施也渐趋完善。据了解,浪水村建成大通道11.9公里,通组公路37公里,形成循环路网,公路畅达率达100%,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另外,该村已建成通讯基站5座,目前,部分正在进行机站安装,通讯信号覆盖率达90%以上。

金银花引领脱贫路

“以前种水稻和玉米,挣的钱只够吃,小孩上学还是比较困难,现在基本实现收支平衡了,一般开销都没问题。”浪水村的村民陈德敖早年离异,家中有两老,并育有一儿一女。

金银花为陈德敖这样的村民带去了新的希望。陈德敖从2013年开始小面积种植金银花,现在已扩种到20余亩,收入逐年上升。陈德敖表示,去年种金银花的年收入为18000多元,到今年,已到达24000元。

上有老下有小,家中的重担都落在陈德敖肩上,除了种植金银花、香榧、花椒等作物,他还是村里的泥水工和公路保洁员。“做水泥工一天能挣200多元,有活我就去干;当公路保洁员一个月能挣800元……”陈德敖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现在一年的收入达到了6万元。

陈德敖的房子虽然面积不大,但电器家具一应俱全,沙发和两个电暖炉都是新添置的,前年还购置了一辆三轮车用于出行。申学周补充道,有部分村民通过种植金银花实现增收后,还买了小轿车。

然而,在一开始,村民们对种植金银花并不看好,甚至还有点抵触情绪。“一开始给他们免费发种子种,大家都不愿意尝试,我们就从主干部和党员入手,做了很多工作才说服了一部分村民在2013年开始尝试种植,到了2014年才开始大力推广。”申学周回想起了当年推广金银花种植面临的种种困难。

申学周表示,当时金银花种植在务川县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加上一开始农户还不会做剪枝、除草等管理工作,种植的效果并不好。后来,浪水村的干部就带着农户一起进行管理,最后整个县只有浪水村成功种植出金银花并获得了“第一桶金”。

“现在村民的积极性很高,每家每户都种有金银花,自己种植自己管理,完全不用操心。附近的村子看到我们的村民都实实在在实现了增收,纷纷过来学习种植金银花。”申学周透露,接下来村里还会继续大力发展金银花,扩大种植面积,这将是实现产业脱贫的重头戏。

10月的浪水村金银花基地多被浓雾笼罩。何乐舒/摄

 

第一财经记者调研发现,随着金银花产业的发展,近些年越来越多早前外出务工的中年人像陈德敖那样选择回到家乡,另一方面,金银花种植比较简单且轻松,村中不少老人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

72岁的村民陈祥学从2013年开始种植金银花,是村子里第一批拿种子种植的村民,截至目前种了20余亩,去年实现收入2万元,今年更上了一个台阶,达到3万多元。只要不下雨,陈祥学几乎每天都会去金银花种植地里看一看,做些除草工作。

“以前主要是种玉米和烤烟,种烤烟一年最多只能挣8000元左右。现在种的金银花虽然管理费用和成本比较高,大约需要7000元,但收入也有了很大的增长,还比以前种烤烟轻松多了。”目前陈祥学与妻子一同居住,两个女儿已出嫁,儿子在重庆一家医院里工作,由于花销不大,两老的存款已有10多万元,他直言“现在想吃什么都能买来吃了”。

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种植队伍的壮大,浪水村村委成立了金银花专业合作社,以“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金银花产业,于2015年引进天门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和保底价收购。企业按照每斤7.5元的价格收购农户的金银花,每户农户每年至少能增收1-2万元,最多可达10万元。目前,全村种植金银花1.2万亩,覆盖贫困户291户1154人。

7月初,金银花进入采收期,村民们在忙碌地采摘金银花。务川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农户的另一收入来源是产业分红。得益于东西部协作项目,在上海奉贤区援黔干部的帮扶下,解决帮扶资金共330万元,其中解决石朝乡浪水村中药材产业种植基地育苗生产、大棚及配套设施费用180万元,覆盖农户数89户314人;解决石朝乡浪水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发展金钱松所需生产费用100万元,覆盖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64户311人。

申学周介绍,用于发展金银花产业的这180万,一年保底分红是6%,其中5%分给村民,1%归集体经济;用于发展金钱松的100万分红则是按照10%保底分红,其中8%分给村民,2%归集体经济。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